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及其解决途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德发
作者: 张德发;冯林;李凤扬;黄良彬;周昌明;王毓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杂交种;制种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1993 年 06 期
页码: 25-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概述了甘蓝型油菜三系育种的现有水平,分析了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及一代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作者认为:(1)采用异地异季(即高海拔区春播)制种技术途径,可以有效地解决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2)该项新的制种技术途径具有其生产应用价值。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提高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杂交率的技术途径研究. 冯林,李凤扬,黄良彬,周昌明,王毓贵. 1993
[2]提高低温敏感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制种杂交率的途径. 冯林,李凤扬. 1997
[3]向日葵杂交种的亲本繁殖和制种. 郭永利. 2014
[4]汾蓖11号杂交种的创制及制种技术研究. 王宏伟,郭志强,李红玉,曹越,张宏斌,王宙,王亚. 2016
[5]合玉23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 武玉刚,夏永伟,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尚君富. 2016
[6]矮高粱新杂交种绥杂7号特征特性及制种关键技术. 董晓慧. 2012
[7]海南和山东两地甜高粱杂交种制种比较分析. 王海莲,王润丰,刘宾,张华文. 2022
[8]油葵杂交种晋葵2号的选育及制种关键技术. 王鹏冬,杨新元,张学武,贾爱红,张捷. 2002
[9]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制种技术初步研究. 余华胜,张冬青,张尧锋,朱国富,苏强,林宝刚,丁厚栋. 2010
[10]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研究:Ⅲ.母本晚秋直播下父母本的…. 侯国佐,何惠萍. 1997
[11]不同密度网罩对甘蓝型油菜隔离制种效果比较. 文雁成,张书芬,何俊平,蔡东芳,朱家成,王建平,曹金华,胡坤,赵磊,王东国. 2021
[12]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曾章丽,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2007
[13]春性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和亲本指纹图谱构建及杂交种纯度鉴定. 周红伟,姚艳梅,付忠,杜德志. 2010
[14]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新品种‘沪油杂7号'的选育. 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蒋美艳,周熙荣,孙超才. 2013
[15]高产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305)的选育. 余青兰. 2007
[16]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Ⅲ.父母本不同行比群体经济性状变化及制种产量.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 2004
[17]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沪油杂6号'的选育. 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周熙荣,孙超才. 2013
[18]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系杂交种云油杂8号选育研究. 李劲峰,蒋海玉,张美华,符明联,罗延青,赵凯琴. 2014
[19]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4的选育. 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侯树敏,吴新杰,费维新,李成,陈维生. 2003
[20]杂交油菜宁杂11号种子纯度SSR标记快速检测方法(英文). 陈锋,张洁夫,陈松,浦惠明,戚存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1年长江上游区夏收油菜生产形势调研报告
作者:蒲晓斌;冯林
关键词:油菜;长江上游;生产形势;影响因素;建议
-
川渝地区2021年油菜秋冬种生产形势预判及分析
作者:蒲晓斌;冯林
关键词:四川;重庆;2021;油菜;秋冬种;生产形势;预判分析
-
彩花油菜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蒲晓斌;冯林;张德发;李孝楠
关键词:彩花油菜;材料突破;进展;前景
-
抓好油菜冬、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四川省冬油菜高产稳产
作者:蒲晓斌;冯林;吴永成
关键词:冬油菜;田间管理;肥水管理;除草治病虫;防冻害;防早薹早花
-
四川油菜的重要产业地位及应加强的主要产业环节
作者:崔成;蒋俊;冯林
关键词:四川油菜;重要产业地位;主要产业环节
-
2018年长江上游区油菜生产形势调研及分析报告
作者:冯林
关键词:
-
菜花飘香的背后是脚踏实地的科技创新
作者:蒋俊;崔成;冯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