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双孢蘑菇三次发酵料的工厂化栽培优良菌株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婷婷
作者: 肖婷婷;王倩;陈辉;隽加香;宋晓霞;陈明杰;黄建春;张津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三次发酵料;产量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43-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适合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首先测定20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物量,再通过二次发酵料栽培观察不同菌株催蕾期菌丝生长状态,记录原基形成时间,采收后观察子实体颜色,记录第一潮菇采摘时间和采收持续时间,统计子实体产量;分别随机选取10个子实体,测量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采摘第二潮菇,统计子实体产量,计算总产量。采用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901商业菌株和K 6菌株,901商业菌株为对照,按照等级分别统计三潮菇产量和计算总产量。结果表明:菌株U3菌丝生长速度快,为4.85 mm·d-1,且与其他菌株相比,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8302菌丝生物量较大,为2.48 g·100 mL-1,其次是K6,为2.33 g·100 mL-1,两者组间差异不显著;二次发酵料栽培结果表明,菌株MG、XXX、901、FG、W192、914、福蘑38、8305和K6综合表现较好,菌丝长势较好,覆土后第一潮菇采摘时间为17~19 d,第一潮菇采收持续时间为8~10 d,其中菌株K6的子实体形态与商业化菌株XXX和A 15类似,菌盖直径和菌盖厚度较大,综合评价,K 6菌株子实体总产量较高,出菇时间较早、采菇时间较集中,菇型较好,适合作为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结果表明,K6菌株第一潮A级菇产量稍低于901商业菌株,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B级菇产量高于901商业菌株,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商品菇(A+B)为26.36 kg·m-2,高于901商业菌株的25.78 kg·m-2,比901提高6.18%;K 6菌株的总产量达38.44 kg·m-2,略低于901商业菌株的41.32 kg·m-2,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证实K 6菌株是适合三次发酵料工厂化栽培的双孢蘑菇新菌株。
分类号: S646.11
- 相关文献
[1]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蔡为明,金群力,冯伟林,李南羿,范丽军,郑重. 2008
[2]不同秸秆配方对双孢蘑菇‘申K6’性状的影响. 肖婷婷,张津京,张宇辰,陈辉,隽加香,钱武兵,王倩,黄建春. 2024
[3]草菇培养料三次发酵高效栽培技术. 查磊,陈叶,刘军,李丹,李正鹏,郭倩. 2024
[4]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研究. 谈峰. 2018
[5]培养料中玉米秸和玉米芯的不同颗粒度对栽培双孢蘑菇效应. 余敏佳,宋婷婷,范丽军,冯伟林,金群力,蔡为明. 2018
[6]适合北方闲置水稻育秧大棚栽培的双孢蘑菇品种筛选. 于洪久,郭炜,张楠,刘杰,常博文,孙彬,钟鹏,王大蔚,左辛. 2018
[7]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打包料出菇的影响研究. 任爱民,张桂香,耿新军,王晓巍. 2019
[8]双孢蘑菇培养料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产应用效果研究. 耿新军,任爱民,张桂香,王晓巍. 2020
[9]双孢蘑菇隧道发酵料在农法栽培中的菌包投料量对比试验. 耿新军,任爱民,张桂香. 2020
[10]外源硒添加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营养品质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郭斌,胡梅,张爱琴,王青,张珪. 2024
[11]双孢蘑菇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蒯佳琳,王晓巍,张玉鑫,张桂香,张俊峰. 2015
[12]王老吉茶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综合评价. 柯丽娜,袁滨,张志鸿,吴振强,蔡为明. 2018
[13]聚丙烯酸钠类保水剂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 任爱民,张桂香,耿新军,王晓巍. 2019
[14]双孢蘑菇产、质量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王翠,郭仲杰,尤洁,宋飞飞,蔡志欣. 2018
[15]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柯斌榕,蔡志英,卢政辉,廖剑华,兰清秀. 2018
[16]秸秆牛粪堆制基料理化性状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于建光,李瑞鹏,陆建刚,常志州,顾元. 2013
[17]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王倩,田益华,朱燕华,陈辉,蔡斌强,黄建春. 2015
[18]不同混比泥炭覆土对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周英,沈君林,徐锡虎,沈汉斌,金群力,陈丽茜. 2021
[19]泥炭覆土搅拌时间对覆土结构及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王倩,朱燕华,陈辉,张津京,宋晓霞,黄建春. 2017
[20]培养料中添加豆粕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朱燕华,王倩,陈明杰,汪虹,宋晓霞,黄建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栽培羊肚菌培养菌丝生长的形态特征
作者:田瀚吉;高晓杰;余建平;余梅;陈群;陈辉;杜军华
关键词:羊肚菌;菌核;菌丝融合;厚垣孢子;3D合成影像;超微结构
-
不同温度对羊肚菌淀粉代谢的调控研究
作者:白静;李欣苹;赵怡然;陈辉;张津京
关键词:羊肚菌;淀粉酶活;淀粉含量;基因表达
-
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Arachis sp.30119六倍体杂种的创制与鉴定
作者:刘华;曾凡佩;王倩;陈国权;苗利娟;秦利;韩锁义;董文召;杜培;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野生种;六倍体;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分子标记
-
樱花新品种‘喜马拉雅’
作者:高照亮;朱建军;隽加香
关键词:樱花;高盆樱桃;品种
-
高原牦牛的主要疾病与防控措施
作者:杨柏琼;吕浪;严文岚;王倩;李林姣;皮向成;蒋卉;冯宇
关键词:
-
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者:董浩然;于海龙;周峰;陈辉;陈美元;张敏;唐杰;谭琦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栽培模式
-
外源vpl1基因对香菇双核菌丝体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游潇轩;宋晓霞;戈永杰;刘建雨;张美彦;尚晓冬;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遗传转化;多功能过氧化物酶;异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