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金凤

作者: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亓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基追比;冬小麦;产量;蛋白组分;生理指标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3 年 19 卷 4 期

页码: 824-8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A1(中麦8)、 A2(中麦175)和A3(轮选518)3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个氮肥基追比处理(B1, 底肥∶拔节肥∶开花肥=5∶5∶0; B2, 底肥∶拔节肥∶开花肥=5∶4∶1; B3, 底肥∶拔节肥∶开花肥=5∶3∶2),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子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和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开花期追施氮肥的比例有利于抑制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含氮量,延长叶片功能期;B3处理子粒产量及容重、 千粒重和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其它两施肥处理,其中B3处理的千粒重显著高于B2处理。品种间各产量因素间差异显著。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球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他蛋白组分含量影响不显著。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氮肥追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亓振. 2013

[2]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调亏灌溉的调控作用. 李春喜,杨明达,马守臣,杨慎骄,张素瑜,关小康,王同朝. 2015

[3]化学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旗叶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 2013

[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灌浆期干热风的缓解效应. 吕丽华,雷明帅,姚艳荣,李谦,贾秀领. 2022

[5]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杨桂霞,赵广才,许轲,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丰明,徐凤娇. 2010

[6]潮土区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丙奇,孙克刚,和爱玲,高国华. 2009

[7]氮肥基追比对啤酒大麦花后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沈会权,蔡剑,陈和,陈晓静,陶红,姜东,戴廷波,曹卫星. 2009

[8]控释肥料基施及普通尿素不同基追比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孙克刚,张欣,李丙奇,刘京宝,和爱玲. 2011

[9]氮肥基追比对机插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立庚,覃丽玲,梁天锋,罗必敬. 2016

[10]氮肥基追比和调亏灌溉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张素瑜,黄洁,杨明达,马守臣,王和洲,李向东,杨程,张德奇,方保停. 2019

[11]耐热小麦生理特征分析. 吕丽华,李谦,雷明帅,姚艳荣,贾秀领. 2020

[12]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蜡质含量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黄玲,高阳,李新强,邱新强,申孝军,巩文军,段爱旺. 2013

[13]氮肥基追比对抗虫杂交棉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马宗斌,房卫平,谢德意,李伶俐,朱伟. 2008

[14]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王士超,闫志浩,王瑾瑜,槐圣昌,武红亮,邢婷婷,叶洪龄,卢昌艾. 2020

[15]大豆蛋白组分与豆腐品质特性的研究. 黄明伟,刘俊梅,王玉华,朴春红,刘瑞雪,赵永程,于寒松,胡耀辉. 2015

[16]超声波诱导对花生芽理化指标的影响. 周玥彤,付欣,于淼,张佰清. 2021

[17]饲料蛋白组分对反刍家畜常用饲料小肠吸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周荣,王加启,潘发明,张俊瑜,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 2010

[18]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0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杨桂霞,徐凤娇,丰明. 2010

[19]灌浆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蛋白组分及面团揉混特性的影响. 冯波,曹芳,李升东,刘爱峰,程敦公,张立顺. 2020

[20]复合性状QTL作图的有效性研究. 王玉,王建康.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