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添加对草甸草原土壤氮磷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红

作者: 肖红;刘玉玲;刘忠宽;李鹏珍;戎郁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添加;磷添加;氨氧化;反硝化;功能基因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313-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氮添加是提高退化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养分管理措施,而过量的氮输入会导致土壤酸化、增加硝酸盐淋溶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旨在明确草原割草利用下土壤氮、磷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对氮磷添加的响应规律,为定向调控打草场土壤氮、磷转化过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N2 O排放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0年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打草场设置了5个施氮水平(0、1.55、4.65、13.95、27.9 g N m-2 a-1)和3个磷水平(0、5.24、10.48 g P m-2 a-1),裂区试验设计,在植物不同生长时期测定土壤氨氧化(amoA-AOA和amoA-AOB)、反硝化(narG、nirK、nirS和nosZ)和磷转化(phoD)基因丰度.结果表明,土壤氮转化基因丰度受到氮、磷添加的调控,而氮、磷添加对土壤磷转化功能基因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氮添加可提高amoA-AOB基因丰度,增加氨氧化细菌调控土壤总硝化速率的相对重要性,因此能增加硝酸盐淋溶损失潜势.高氮处理下添加磷可降低amoA-AOB基因丰度,降低硝酸盐淋溶损失潜势.反硝化基因nirK和nosZ的丰度受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氮添加仅对8月份nirK和nosZ基因丰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增加气态氮损失潜势.土壤氮的过量输入可在一定程度促进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进程,增加硝酸盐淋溶和气态氮损失的风险.磷添加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硝酸盐淋溶损失的风险,对提高氮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分类号: S812.2

  • 相关文献

[1]短期氮磷添加对祁连山亚高山草地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 江原,甘小玲,曹丰丰,赵传燕,李伟斌. 2023

[2]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林青,曾军,王斌,史应武,杨红梅,张涛,高雁,楚敏,王金鑫,孙九胜,霍向东. 2019

[3]人工湿地中典型基质和关键微生物的脱氮作用研究进展. 张燕,董红云,李新华,刘宏元,王娜娜,王艳君,李英,贾曦,陈为京. 2023

[4]磷添加条件下摩西球囊霉与禾草内生真菌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郭艳娥,王晓瑜,高萍,段廷玉. 2017

[5]分室磷添加下菌根对滇池流域红壤间作玉米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付先恒,年夫照,谷林静,夏运生,张丽,徐刚,刘大会. 2015

[6]氨氧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最适反应条件研究. 王新,姚晓红,吴逸飞,柳永,孙宏,汤江武. 2015

[7]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邹亚丽,牛得草,杨益,文海燕,傅华. 2014

[8]氮添加对树木根系特性的影响. 刘瑞雪,吴泓瑾,黄国柱,赵传燕,李伟斌. 2019

[9]氮添加对黄土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影响. 文海燕,吴淑娟,傅华. 2019

[10]碳、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张涛,陈晓鹏,赵景学,王喜明,张蕊,白彦福,李银风,郭瑞英,尚占环. 2015

[11]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氮添加的响应. 文海燕,傅华,郭丁. 2017

[12]长期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刘红梅,张海芳,皇甫超河,李洁,周广帆,杨殿林. 2017

[13]长期不同氮添加条件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英文). 杜薇,武山梅,聂成,李悦,邵蕊,刘颖慧,孙楠. 2019

[14]植物种和氮添加对元谋干热河谷草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和润莲,闫帮国,孙毅,何光熊,史亮涛. 2021

[15]氮沉降对草地昆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牛永杰,马全会,朱玉,刘海荣,吕佳乐,邹元春,姜明. 2023

[16]氮添加与凋落物处理对橡胶林砖红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薛欣欣,任常琦,罗雪华,王文斌,赵春梅,张永发. 2024

[17]施氮对松嫩平原栽培羊草地生产性能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雪珊,孔晓蕾,刘杰淋,张强,彭大庆,于利民,刘新鹏. 2024

[18]氮添加对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的影响. 魏文俊,颜廷武,王叶红,王祥福,张慧东. 2021

[19]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刘红梅,李洁,王丽丽,赵建宁,王慧,杨殿林. 2018

[20]物种和低剂量氮添加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三种主要优势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英文). 张彩虹,李胜功,张雷明,辛晓平,刘杏认.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