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SPAD值无人机可见光和多光谱植被指数结合估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牛庆林

作者: 牛庆林;冯海宽;周新国;朱建强;雍蓓蓓;李会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SPAD值;可见光植被指数;多光谱植被指数;逐步回归;随机森林回归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183-19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能够反映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是表征作物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和多光谱相机同步获取冬小麦可见光和多光谱影像,同时获取冬小麦叶片SPAD值,探究了可见光和多光谱植被指数与SPAD值的关系,将可见光植被指数与多光谱植被指数相结合进行SPAD值估算,利用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方法估算SPAD值,并将估算结果进行对比,筛选出冬小麦叶片SPAD值的最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SPAD值与可见光植被指数(IKAW和RBRI)、多光谱植被指数(GNDVI、CI、GMSR和GOSAV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可见光植被指数(CIVE)和多光谱植被指数(GNDVI)的相结合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估算模型的R2为0.89,模型验证的RMSE为2.55,nRMSE为6.21%。研究表明,可见光植被指数与多光谱植被指数相结合指数逐步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估算SPAD值的精度高于仅用可见光植被指数或多光谱植被指数,采用逐步回归的估算模型R2为0.91,模型验证R2、RMSE和nRMSE分别为0.89、2.32和5.64%,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的估算模型R2为0.90,模型验证R2、RMSE和nRMSE分别为0.88、2.51和6.12%。

分类号: S127%S512.11

  • 相关文献

[1]基于无人机多时相植被指数的冬小麦产量估测. 程千,徐洪刚,曹引波,段福义,陈震. 2021

[2]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株高和生物量估算. 陶惠林,徐良骥,冯海宽,杨贵军,杨小冬,苗梦珂,代阳. 2019

[3]不同生育期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遥感反演方法比较. 杨福芹,李蕊,冯海宽,李天驰,王果. 2023

[4]利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氮含量监测. 冯海宽,樊意广,陶惠林,杨福芹,杨贵军,赵春江. 2023

[5]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2015

[6]快速获取技术在小麦推荐施肥中的应用. 郭建华,王秀,陈立平,王钟杨. 2010

[7]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兴成,杨叶华,李渝,刘彦伶,张雅蓉,朱华清,熊涵,蒋太明. 2023

[8]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定量反演研究. 郑建乐,张家祯,刘微,刘忠宽,许皞,王树涛. 2022

[9]基于地质统计及随机模拟技术的天津武清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宋志廷,赵玉杰,周其文,刘潇威,张铁亮. 2016

[10]用玉米自交系GCA预测F_1表现的研究. 郑常祥,郭大维. 2005

[11]我国猪、牛、羊肉价格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魏云,林慧龙,王新友. 2016

[12]优质春播小麦99-5产量与气象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汤永禄,吴承富. 2004

[13]不同基因型大豆耐荫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李春红,姚兴东,鞠宝韬,朱明月,王海英,张惠君,敖雪,于翠梅,谢甫绨,宋书宏. 2014

[14]仪器测定客观评定冷却猪肉肉色. 孙京新,周光宏,罗欣,徐幸莲,汤晓艳. 2008

[15]不同马铃薯品种用于加工面条的适宜性. 张忆洁,祁岩龙,宋鱼,沈洪飞,冯怀章. 2020

[16]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2004—2015年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 张凡凡,张启楠,李福夺,杨兴洪. 2018

[17]锦橙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欧毅,郭爱民,毛启才,曹照春. 1993

[18]大麦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黄祖六,潘裕平. 2000

[19]国内外大豆种质耐荫性综合评价及相关鉴定指标的筛选. 张立军,孙旭刚,李盛有,宋书宏,王文斌,曹永强. 2018

[20]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夏玉米叶片氮含量遥感估测. 魏鹏飞,徐新刚,李中元,杨贵军,李振海,冯海宽,陈帼,范玲玲,王玉龙,刘帅兵.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