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桑沟湾硅藻群落结构对硅酸盐加富的响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凯

作者: 张凯;姜娓娓;万东杰;高亚平;张义涛;蒋增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硅酸盐;硅藻;群落结构;粒径结构;桑沟湾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67-74

摘要: 2021年5月,在水温13.83~16.96℃下,用现场陆基围隔实验方法研究添加硅酸盐对山东荣成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丰度(以叶绿素a浓度表征)、粒径结构以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体积为100 L的直筒型透明聚乙烯袋围隔而成的实验单元,设置3个处理组,每组三个平行:自然海水组1.41μmol/L SiO3-Si(对照组);低浓度组20.00μmol/L SiO3-Si(LS组);高浓度组100.00μmol/L SiO3-Si(HS组);取桑沟湾近岸表层海水70 L,经200μm筛绢过滤后注入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中均配置2 W的小型抽水泵,保持海水始终处于混匀状态,不与外部水体交换,添加的硅酸盐为分析纯九水硅酸钠,并固定在长200 cm、宽160 cm、高120 cm,容积约3 800 L的陆基围隔中,实验持续时间7 d。结果显示:(1)添加硅酸盐可提高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LS组和HS组叶绿素a浓度分别是对照组的1.95倍和1.94倍,主要是小型浮游植物和微型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浓度显著提高;(2)硅藻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优势种,占物种丰富度的77.27%,硅藻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0.96×103~1.62×103cells/L,LS组和HS组的硅藻细胞丰度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3.53%和69.77%;(3)添加硅酸盐显著促进了小环藻(Cyclotella)、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等生长(P<0.05),其中小新月菱形藻的藻细胞丰度增加显著,比对照组增加了181.69%;(4)添加硅酸盐对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增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物种丰富度(P<0.05)。本结果将为后续探索养殖水域关键时段硅元素补充策略、研发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提升技术进而提高贝类养殖容量的可能性提供基础数据和有价值的线索。

分类号: Q948.8

  • 相关文献

[1]桑沟湾浮游植物粒径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凤雪,蒋增杰,高亚平,杜美荣,王晓芹,李文豪,侯兴,董世鹏,王军威,张义涛. 2020

[2]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侯兴,高亚平,杜美荣,姜娓娓,李凤雪,董世鹏,李文豪,孟珊,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21

[3]2012年6月份桑沟湾褐潮期间浮游植物和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特征. 郭术津,丰美萍,张瑞峰,于莹,张武昌. 2015

[4]硅酸盐对镉污染烟田的原位修复效应研究. 齐绍武,熊文晴,李巧艳,朱益,和七红,梁仲哲. 2017

[5]硅酸盐土壤调理剂对蔬菜Cd污染的治理效果. 齐绍武,朱益,和七红,梁仲哲. 2017

[6]不同营养条件对热带海洋富油微藻生长和油脂产量的影响. 刘敏,黄惠琴,孙漫,朱军,邹潇潇,鲍时翔. 2014

[7]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及碳流途径. 蒋增杰,杜美荣,姜绪,梁峻,赵学伟,刘毅,张媛,张晓芳,方建光. 2015

[8]大亚湾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年际变化特征. 徐姗楠,郭建忠,范江涛,许友伟,粟丽,李纯厚. 2020

[9]太子河流域硅藻群落与驱动因子的定量关系. 闵文武,韩洁,王培培,金文,殷旭旺,徐宗学,张远. 2016

[10]施放高效生态制剂对鱼塘藻类结构的影响. 石洪玥,郭永军,周可,张峰峰,谢凤行,孙学亮,陈成勋,李印昌. 2014

[11]不同浓度微囊藻水华在曝气扰动下的光合作用. 王小冬,刘子秋,刘兴国,秦伯强,张玮,顾兆俊,刘晃. 2021

[12]安宁河中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 2020

[13]应用吸光度比值法识别硅藻和甲藻. 李春丽,张前前,王磊,王修林,吴莉宇. 2007

[14]山西漳泽水库春季的硅藻植物及水质评价. 刘洋,冯佳,刘琪,吕俊平,郭珺,焦晓燕,谢树莲. 2017

[15]广东沿岸海域发生赤潮的硅藻种类. 李永振. 2001

[16]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在养殖碳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李瑞环,蒋增杰,姜娓娓,蔺凡,高亚平,杜美荣. 2024

[17]非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硅藻培养液中硅酸根. 李月,刘晃. 2012

[18]Nualgi营养素、硅藻藻种对池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的短期效应研究. 毛梦哲,李晓莉,陶玲,高毛林,李谷. 2016

[19]基于海洋硅藻的生物燃油生产. 王兆凯. 2008

[20]不同浓度蓝藻水华在好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王小冬,刘兴国,陆诗敏,秦伯强,刘翀,曾宪磊,顾兆俊.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