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常规磷水平的80%可实现玉米高产、磷素高效利用和土壤磷平衡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启华

作者: 吴启华;刘晓斌;张淑香;尹彩侠;李桂花;谢佳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磷水平;玉米产量;磷素利用;土壤磷平衡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6 年 22 卷 06 期

页码: 1468-14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近年来,黑土有效磷含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研究田间条件下,黑土的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磷素的吸收利用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对不同施磷水平的响应,为黑土区的磷肥合理施用和地力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土壤有效磷初始含量较高(30.15 mg/kg)的吉林公主岭黑土区,进行了3年的田间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P0),设置当地磷肥用量的80%(P2O5 60 kg/hm~2,P60)和当地施肥量(P2O575 kg/hm~2,P 75),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磷素吸收分配、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表观磷平衡和有效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连续三年(2009~2011年)不同施磷水平下,玉米的产量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到第三年施磷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肥年限增加,P60与P75处理的增产效应差距缩小。P75处理吸收的磷素高于P60,但分配到籽粒中的磷素比例逐年下降,说明其吸收的磷素未高效转移到籽粒中,存在磷素奢侈吸收现象。两个施磷处理的磷肥利用率均为P75>P 60,磷肥偏生产力均为P60>P75,说明P60处理中土壤基础养分和施入磷肥的综合效应更大。2009~2011年,土壤的表观磷平衡,P0处理一直处于亏缺状态,P60和P75处理均有盈余。P0、P60和P75处理的土壤有效磷的变化量为–15.4、–0.19和3.50 mg/kg。有效磷含量变化与表观磷盈余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P盈余每增加100 kg/hm~2,有效磷含量增加9.6 mg/kg。【结论】在有效磷含量较高的黑土区,适当减少磷肥用量(60 kg/hm~2 P2O5,比传统施肥减少20%)能获得与传统施磷相当的产量,维持土壤适宜的有效磷含量和供磷水平,并能保证磷肥的高效利用。可以考虑将P2O5 60 kg/hm~2作为黑土区的推荐施磷水平。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磷量对春油菜产量和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付蓉,袁久东,胥婷婷,徐倩,张洋,张荣,田汇,高亚军. 2021

[2]氮高效吸收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陈琛,唐东南,舒小伟,徐杰皎,高英博,黄建晔,王余龙,董桂春. 2019

[3]磷肥用量对番茄产量、磷素利用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何金明,高峻岭,宋克光,唐继伟,李祥云. 2016

[4]施磷对南疆棉花养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宏,王爱莲,曾雄,哈丽哈什·依巴提,李青军,张炎. 2022

[5]小麦对硝(硫)脲磷肥中磷素的利用与磷复肥的肥效示踪研究. 张志勇,丁卫红,陈天朗,肖慎修,范红松. 1997

[6]不同磷源及用量对冷浸田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祥明,郭熙盛,王文军,凌国宏,洪国胜. 2012

[7]施磷量对玉米-大豆间作根际红壤无机磷形态及磷吸收的影响. 覃潇敏,农玉琴,骆妍妃,陆金梅,覃宏宇,陈远权,韦锦坚,韦持章. 2022

[8]不同施磷水平下外生菌根真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 陈婷,陈于,朱灿灿,王磊彬,赵玉强,王武,章钰晨,朱汤军,王敏,张仕杰. 2024

[9]玉米/鹰嘴豆间作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灌耕灰钙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柴博,李隆,杨思存,陈英,王成宝. 2015

[10]施磷和杀真菌剂对黄顶菊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陈冬青,张瑞,皇甫超河,姜娜,屠臣阳,杨殿林. 2012

[11]高磷土壤减量施磷对果蔗磷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吴启华,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黄莹,黄振瑞,李爽,孙东磊. 2021

[12]施肥对短芒老芒麦株高、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周青平,金继运,颜红波,韩志林,徐成体,刘文辉,孙明德. 2006

[13]四川南充碱性紫色土春见桔橙园不同水平施磷的效果. 何瑞杰,喻莹,张婉玲,郑永强,吕强,谢让金,马岩岩,易时来. 2024

[14]施磷对宁南山区花椰菜产量、磷素利用效率及平衡的影响. 冯海萍. 2023

[15]不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秦裕波,王立春,谢佳贵. 2017

[16]施磷对西北沿黄灌耕灰钙土玉米/鹰嘴豆间作产量及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兰玉峰,夏海勇,刘红亮,杨思存,宋建国,李隆. 2010

[17]吉林省主要类型农田土壤中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李梦瑶,王永,吉凡,王开爽,高淑青. 2016

[18]土层置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卢佳,邹洪涛,刘峰,范庆锋,黄毅,虞娜,张玉玲,张玉龙. 2015

[19]贵州黄壤地区不同施肥处理及降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15

[20]从不同源杂交种选育玉米二环系的配合力研究. 潘敏娜,郑常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