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20年川西北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演变特征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鑫

作者: 王鑫;王明田;冯勇;邹雨伽;郭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极端气候指数;地形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22 年 33 卷 007 期

页码: 1957-19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川西北高原是典型的生态气候敏感区,其植被状况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2001-2020年MODIS-NDVI数据集和气象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地理探测器模型、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川西北高原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川西北高原植被覆盖度整体状况良好,86.8%的区域植被稳定,12.6%的区域NDVI呈弱持续性上升趋势,0.6%的区域NDVI呈下降趋势,全区生态环境呈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差异大,总体呈由西南向东北上升的趋势,并有显著的立体变化.海拔1350 m以下,NDVI随海拔升高而上升;海拔1350~3650 m,NDVI无显著变化;海拔3650~5900 m,NDVI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4750~5900 m快速下降;海拔5900 m以上,几乎无植被.川西北高原的NDVI受多种自然因子交互作用影响,热量因子(月最高气温极大值、月最低气温极小值、植物生长期、年均温、生长期均温)是主导气候因子,除月最高气温极大值外,其余温度因子对NDVI均以正贡献为主.NDVI对气温指数的响应高于降水指数.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温暖指数对川西北高原植被生长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及改善以促进作用为主.

分类号: Q948.112

  • 相关文献

[1]1961-2020年宁夏地区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洁,毕宇珠,雷秋良,徐用兵,罗加法,杜新忠,裴玮,武淑霞,刘宏斌. 2022

[2]气候变化背景下川西北高原多年生垂穗披碱草种植适生区分布预测. 郭斌,王珊,陈超,王明田,李婷婷. 2019

[3]CENTURY模型在川西北高原草原的适用性研究. 陈超,李秋月,郭斌,庞艳梅. 2019

[4]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分析与防控技术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郑盛华,陈尚洪,陈红琳,杨泽鹏,敖玉琴,刘定辉. 2022

[5]川西北高原牧区牛羊的放牧+补饲技术探讨. 张晓晖,侍守佩,周爱民,李廷见,肖龙,王育伟,周玉刚,刘卜玮,刘亚东,赖爽. 2020

[6]川西北高原藏绵羊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机制研究. 吴锦波,马月辉,何世明,余忠华. 2021

[7]地形对油茶生长结实的影响. 曾爱平,李悌仲,刘洪见. 2013

[8]管理方式与地形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李志刚,侯扶江. 2009

[9]地形对陆架拦截波性质及机制的影响. 尹丽萍,郭景松,乔方利. 2018

[10]面向土地精细平整的车载三维地形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孟志军,付卫强,刘卉,徐飞军,陈立平. 2009

[11]黄土高原地形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余玲,王彦荣,毛玉林,侯扶江. 2002

[12]青海湖湖东沙地风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张登山,田丽慧,鲁瑞洁,唐清亮,石昊. 2013

[13]中国南方土壤中白色土层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章明奎,麻万诸,姚玉才. 2019

[14]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 王怀英,彭文甫,任国业. 2016

[15]不同地形条件下海南省胶园土壤肥力特性初探. 吴敏,何鹏,韦家少. 2009

[16]2000-2018年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子娟,范蓓蕾,王玉庭,周清波. 2021

[17]河北雾灵山不同林分灌草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建华,杨新兵,鲁绍伟,白翠玲,谭海霞. 2014

[18]地形对苹果园近地面微环境的影响. 郭全恩,南丽丽,曹诗瑜,展宗冰,李龙. 2019

[19]地形与橡胶园风害的关系——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海南橡胶园风害的调查. 陈纪航,陶忠良,邱育毅,祁栋灵. 2015

[20]影响呼伦贝尔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 薛玮,徐丽君,聂莹莹,吴欣珈,严翊丹,叶立明,柳新伟.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