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瓜瘤形状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昭华

作者: 刘昭华;杨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瓜;瓜瘤形状;遗传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9-1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对2个瓜瘤形状不同的苦瓜品系进行杂交,再经过自交和回交,观察杂交后代的分离,研究苦瓜瓜瘤形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苦瓜瓜瘤形状的遗传是数量性状的遗传,苦瓜的瓜瘤形状遗传模型是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1模型)。

分类号: S642.5

  • 相关文献

[1]苦瓜第一雌花节位的遗传研究. 张景云,黄月琴,万新建,关峰,涂建辉,缪南生. 2017

[2]苦瓜强雌性遗传效应分析. 杨跃华,刘俊峰,杨友,董绍伦. 2015

[3]苦瓜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观察. 张玉灿,李洪龙,黄贤贵,李祖亮,张伟光. 2006

[4]露地种植苦瓜搭架方式比较试验. 朱文超,王晓理,吴青青,胡明文,李正丽,来芬. 2015

[5]苦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余中伟,向长萍. 2008

[6]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2017

[7]淮农长绿1号苦瓜. 赵建锋,孙玉东,王伟中,吴传万,顾大路. 2012

[8]南通地区大棚草莓/苦瓜高效栽培技术. 刘水东. 2014

[9]温棚苦瓜—西甜瓜—西甜瓜一年三茬无土栽培技术. 潘廷由,梁忠明. 2012

[10]苦瓜单交种子量与亲本种子量的关系研究初报. 高安辉,蔡永强,张兴无,李兴忠,杨再英. 2010

[11]春季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叶万余,陈勤平. 2010

[12]大棚种植苦瓜搭架方式比较试验. 潘廷由,李文教. 2008

[13]贵州山区秋延晚苦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唐承顺,郑美荣,文祥华,王天文,李桂莲. 2002

[14]RAPD及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鉴定分析. 张少平,张玉灿,张伟光,赖正锋,郑云云,陈玉水. 2014

[15]苦瓜新品种如玉45号的选育. 吴水金,张玉灿,赖正锋,张少平,李跃森,李祖亮,张伟光. 2013

[16]苦瓜育苗技术研究. 高安辉,蔡永强,张兴无,李向林. 2008

[17]苦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及种子生活力演进. 黄如葵,孙德利,罗海玲. 2009

[18]罗甸苦瓜套袋防治食蝇试验. 高安辉,蔡永强,张兴无,李向林. 2008

[19]苦瓜转录因子McEIL2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高山,许端祥,陈中钐,谢鑫鑫,钟开勤. 2015

[20]生姜浸提液对西瓜和苦瓜的化感作用. 张莉,李焕秀,唐懿.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