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花后遮阴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宇眺

作者: 陈宇眺;闫川;洪晓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寡照;籼粳杂交稻;花前遮阴;花后遮阴;产量形成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79-83

摘要: 为研究花前(BF)、花后(AF)遮阴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以甬优12为供试材料,分别在杭州市余杭区大田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网室内用人工遮阴的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与不遮阴处理(CK)相比,花前遮阴主要影响籼粳杂交稻的库容,表现为颖花分化数减少,退化数增加,每穗粒数、灌浆期的穗质量增加速率和收获指数显著降低,但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量未受显著影响;与花前遮阴不同,花后遮阴处理下,水稻的颖花分化与退化数、每穗粒数、收获指数与对照相比未受显著影响,但灌浆期稻穗质量增加速率减缓,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量降低.因此,需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以应对发生在籼粳杂交品种开花前后的弱光寡照胁迫.合理的密植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弥补穗粒数的降低,可能是应对花前弱光寡照胁迫的有效方式;适当推迟收获时期能保证水稻花后的灌浆结实,是减少花后弱光寡照胁迫下水稻产量损失的途径之一.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甬优籼粳杂交稻作再生稻种植的再生特性及产量形成分析. 谌江华,汪峰,史骏,肖山,何水清,王亚梁,朱德峰,陈若霞. 2024

[2]日光温室光辐射计算简便模型研究. 王旭,刘慧英,杨信廷,雷鹏,陈梅香,李明. 2016

[3]渍水寡照及协同作用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敏,林聃,石春林,孙彬,宣守丽,薛昌颖. 2021

[4]泰州地区极端天气对水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衣政伟,王显,胡中泽,陈应柳,秦晓平,陈志德. 2019

[5]2023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主产区苗情差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冯培煜,宋瑞连,王喜良,刘晓冬,王晓光. 2023

[6]桂林市异常气候条件对露地栽培西瓜生长和坐果的影响. 李刚,潘玲华,李玉洪,莫豪葵,罗丽,杨建明,滕献有. 2015

[7]日光温室低温寡照逆境对黄瓜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韩建会,张福墁,徐淑贞. 1999

[8]不同生育期渍水寡照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杨,石春林,宣守丽,魏秀芳,骆宗强,侍永乐. 2016

[9]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产量形成和米质的影响. 乔中英,陈培峰,顾俊荣,孙华,杨代凤,董明辉. 2016

[10]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严建民,焦德茂,朱献玳,王公金,陈炳松,童红玉. 1992

[11]籼粳杂交稻浙优2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王林友,王建军,吕向朝,祁永斌,张礼霞,宋建. 2020

[12]偏籼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两优274的选育与应用. 余守武,黄益峰,曹栋栋,李梅珍. 2018

[13]赣西南山区籼粳杂交稻品种再生能力及丰产性研究. 雷正平,林席跃,谢芳腾,伍先群,陈丽芬,温南卉,曹治钢,周求晓,邵彩虹. 2019

[14]长江下游稻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产量与生育特性差异. 殷敏,刘少文,褚光,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陈松. 2020

[15]长粒籼粳杂交稻浙杭优K202的选育与应用. 王林友,俞斌,葛常青,李新敏,洪晓富,祁永斌,王建军,沈建勋,蒋根水. 2023

[16]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生理特性. 许德海,王晓燕,马荣荣,禹盛苗,朱练峰,欧阳由男,金千瑜. 2010

[17]甬优系列杂交稻组合开花期耐冷性评价. 曾研华,张玉屏,王亚梁,向镜,陈惠哲,朱德峰. 2015

[18]花后不同时段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曾研华,张玉屏,潘晓华,朱德峰,向镜,陈惠哲,张义凯,曾勇军. 2017

[19]籼粳杂交稻浙优18的品种优势与高产高效技术. 宋建,王林友,余守武,范宏环,王建军. 2023

[20]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及其在籼粳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 .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