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章俊丽
作者: 章俊丽;杨鵾;张玉满;颜永胜;赵志强;方荣祥;孙宗修;傅亚萍;陈晓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CIPK;信号转导
期刊名称: 生物工程学报
ISSN: 1000-3061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9 期
页码: 1394-14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反向遗传学的方法对水稻OsCIPK10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量表达OsCIPK10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与野生型水稻在株型、抗高盐和耐低钾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小RNA干扰表达OsCIPK10基因的转基因水稻表现出显著的抗盐性。在缺钾胁迫条件下OsCIPK10基因的表达升高,推测该基因在应答高盐和低钾的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作用。OsCIPK10基因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融合表达的转基因水稻的染色结果显示:OsCIPK10基因呈组成型表达,但是在维管组织表达水平更高。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CBL-CIPK信号系统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与机制. 张俊文,魏建华,王宏芝,王彦珍,马荣才. 2008
[2]植物CBL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董连红,史素娟,S M Nuruzzaman Manik,苏玉龙,刘朝科,冯祥国,胡晓明,王倩,刘好宝. 2015
[3]水稻CIP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OsCIPK5受稻瘟病菌诱导的qRT-PCR分析. 喻丝丝,罗曦,连玲,许惠滨,陈丽萍,魏毅东,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9
[4]油菜素内酯信号传递在水稻中的研究进展. 沈爱华,罗红兵,邓志平,周忠静. 2014
[5]玉米ZmCIPK24-2基因在盐胁迫应答中的功能研究. 李健,王逸茹,张凌霄,孙明昊,秦阳,郑军. 2020
[6]非生物逆境胁迫下ZmCIPK10基因表达分析. 赵晋锋,余爱丽,王寒玉,杜艳伟,王高鸿,常海霞. 2011
[7]植物CBL/CIPK网络系统逆境应答研究进展. 赵晋锋,余爱丽,王高鸿,田岗,王寒玉. 2011
[8]玉米Zm饥隧42克隆及逆境胁迫后表达特异性分析. 陈勋基,陈果,邵琳,黄全生. 2013
[9]玉米ZmCIPK42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纯化. 陈勋基,陈果,黄全生. 2013
[10]玉米ZmCIPK2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陈勋基,李建平,郝晓燕,足目热木,陈果,黄全生. 2012
[11]玉米ZmCBL5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淮俊玲,王国英,郑军. 2011
[12]植物中CBL-CIPK途径转导特异Ca~(2+)信号的分子机制. 张成伟,王天宇,黎裕. 2010
[13]两个玉米新CIPK基因的鉴定. 巩东营,方志军,赵苏娴,刘铁山,刘强,李利斌. 2011
[14]植物病原防卫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英文). 伍林涛,杜才富,曾章丽,张敏琴,韩宏仕. 2014
[15]植物中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的研究进展. 张蕾. 2016
[16]植物磷脂酶C的功能研究进展. 吴燕. 2017
[17]中国科学家在植物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体信号识别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孙蒙祥. 2016
[18]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功能研究进展. 吴燕. 2016
[19]EPA和DHA对断奶仔猪淋巴细胞转化和细胞内信号分子的影响. 刘玉兰,李德发,龚利敏,冯占雨,赵丽丹. 2007
[20]蚕豆保卫细胞中类整合蛋白的鉴定. 张爱华,黄荣峰,王学臣,袁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新疆水稻农艺性状、品质与产量间的关系
作者:赵志强;朱凌云;唐福森;康民泰;袁杰;张燕红;王奉斌;杜孝敬;侯天钰
关键词:水稻产量;农艺性状;品质;灰色关联度
-
粳稻品种芽期耐冷性评价及耐冷种质筛选
作者:侯天钰;杜孝敬;赵志强;热依木·艾尼瓦尔;伊达耶图拉·阿不拉;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袁杰;张燕红;王奉斌
关键词:粳稻品种;低温胁迫;芽期耐寒性;评价指标
-
新疆粳稻耐盐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康民泰;杜孝敬;张燕红;文孝荣;唐福森;赵志强;袁杰;王奉斌
关键词:粳稻;耐盐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
13个引进花生品种在伊犁地区的适应性分析
作者:张鸿;张喜琴;宋卫平;赵志强;朱金成;王睿;王亮
关键词:花生;产量;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
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文孝荣;唐福森;康民泰;杜孝敬;赵志强;袁杰;张燕红;王奉斌
关键词: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机插秧;栽培技术
-
355份粳稻种质资源在新疆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杜孝敬;张燕红;文孝荣;康民泰;许文亭;唐福森;吕玉平;李冬;袁杰;赵志强;王奉斌
关键词:新疆;水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斯布牦牛线粒体D_Loop区域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朱勇;俄广鑫;信金伟;陈晓英;张强;曹涵文;姜辉;陆东祥;张成福
关键词:斯布牦牛;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