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培养对黄瓜子叶节再生频率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烨

作者: 王烨;顾兴芳;张圣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子叶节;再生培养;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蛋白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9 期

页码: 1793-17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子叶节为材料,观测了暗培养1~5 d黄瓜子叶节植株再生频率及其诱导过程中POD、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以探究暗培养条件下黄瓜子叶节POD、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再生频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暗培养不仅可以使黄瓜子叶节POD活性持续增长,还有助于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D4处理在培养的第6天POD值高达243 U?g-1FW,对应的再生频率为87.20%,而对照的最高峰值仅为187.7 U?g-1FW,再生频率只有36.60%;POD的变化体现了各处理生理状态的差异,且各处理暗培养结束时的POD活性水平和POD峰值分别与植株再生频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21和0.839;而SOD活性水平与再生频率间无显著相关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虽然可以体现子叶节生理状态的变化,但无法反映各暗处理对再生频率的影响差别.可见,暗培养有助于提高诱导过程中黄瓜子叶节POD活性的增速,使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且以POD活性为指标可以反映暗培养处理的有效性.

分类号: S642.2

  • 相关文献

[1]低磷胁迫对不同品种高粱苗期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马建华,王玉国,孙毅,尹美强,牛常青,杨艳君. 2013

[2]NaCl胁迫对甜高粱发芽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王秀玲,程序,谢光辉,李桂英. 2010

[3]高温胁迫对铁炮百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艳妮,佘奎军,王飞. 2012

[4]3种进化类型大豆叶片的某些生理特性比较. 王晓慧,李大勇,徐克章,张治安,武志海,陈展宇,杨光宇,杨春明. 2006

[5]桑树冬芽萌发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杜伟,姚丽萍,刘永光,陈松,黄平. 2014

[6]不同棉花品种对脱叶剂敏感性研究. 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李妙,王国印. 2018

[7]不同温度条件对丝瓜种子催芽的影响. 冯英娜,颜志明,王媛花,苏小俊,王全智,孙颖. 2017

[8]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及脯氨酸等含量的研究. 孙立全,霍治军,常彩涛,张成合,李明,刘文明. 2003

[9]甜菜组织培养过程中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段肖霞,郝秀英,刘传军,曹玉锦,欧阳立恒,王晓军,赵民安,王燕飞,石玉瑚. 2007

[10]青枯雷尔氏菌胁迫对烟草植株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 车建美,刘波,张彦,蓝江林,苏明星,林抗美. 2011

[11]棉花根部损伤程度对感染黄萎病菌后体内抗性酶的影响. 范尉尉,马春红,董文琦,李运朝,刘子会,贾银锁,耿军义,张香云. 2006

[12]四季草莓“赛娃”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MDA含量及SOD、POD活性的变化研究. 罗华,冯立娟,李敏,张连忠. 2013

[13]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子叶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张恩平,张淑红,司龙亭,庞金安,马德华. 2001

[14]红掌叶片离体培养过程中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夏时云,麦瑜玲,林书瀚,吴国智. 2007

[15]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对柞蚕幼虫体内部分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贾姝,宋策,赫英姿,刘孝良,于庭洪,赵翀,左玲玲. 2016

[16]黄萎病菌毒素诱导棉花愈伤组织中POD,SOD活性和PR蛋白的变化. 韩碧文,简桂良. 2000

[17]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英文). 李映霞,余冬冬,喻大召,杨立军,郭佳佳,黄俊斌. 2010

[18]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李映霞,余冬冬,喻大召,杨立军,郭佳佳. 2010

[19]CpG寡脱氧核苷酸对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李红霞,李义,俞菊华,徐跑. 2008

[20]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 张学昆,范其新,陈洁,李加纳,王汉中.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