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紫花苜蓿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晓娟

作者: 张晓娟;陈彩锦;张久盘;曾燕霞;包明芳;张尚沛;尚继红;沙晓弟;吴娟;张国辉;高婷;杨天辉;王川;师尚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性状;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23 年 31 卷 011 期

页码: 3453-34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更好利用紫花苜蓿品种材料,提高新品种选育效率,本研究以收集的55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通过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苜蓿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变异系数介于6.89%~23.42%,多样性指数介于0.7143~0.8845,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总干重,最低的是第二茬茎叶比和鲜干比.聚类分析将55个苜蓿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Ⅱ中的品种需进一步进行优良性状挖掘和作为互补材料进行育种利用,类群Ⅲ中的品种可直接引种进行生产,也可作为高产、优质品种选育中的亲本材料进行遗传改良.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得出,分枝数、鲜干比、茎干重、叶干重和株高是影响草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可为苜蓿品种的开发利用及半干旱区苜蓿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分类号: S963.22+3.3

  • 相关文献

[1]基于14个性状的118份小麦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会芳,冯丽丽,段俊枝,刘桂珍,刘海礁,齐学礼,燕照玲,卓文飞,陈海燕,齐红志,杨翠苹,王楠. 2022

[2]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新育成小麦品种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会芳,齐红志,孙岩,冯晓,杨翠苹,卓文飞,燕照玲,齐学礼. 2023

[3]层次分析法在大花蕙兰品种选择上的应用. 陈和明,江南,朱根发,吕复兵,蒋明殿,王再花,王桂芬. 2009

[4]不同种源辣木在北方的生长及抗寒性状综合评价. 葛朝红,赵爽,师树新,李伟明,周永萍,高倩. 2019

[5]DTOPSIS法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 罗芳媚,梁忠明. 2017

[6]优良亚麻品种综合评价. 王福亮,吴广文,宋宪友. 2009

[7]16个油用亚麻新品系的农艺及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侯静静,晋芳,赵利,王斌. 2022

[8]灰色综合评判法在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段学艳,樊云茜,卫玲,周安定. 2009

[9]灰色综合评判法在国家大豆区试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段学艳,樊云茜,卫玲,杨海峰,周安定. 2011

[10]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24个绿豆新品种(系)在桂南地区的田间性状表现. 陈燕华,李经成,李荣丹,唐建淮,罗高玲. 2020

[11]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紫花苜蓿引种初步评价. 庞丹波,李生宝,潘占兵,蔡进军,董立国,张源润,王川. 2015

[12]3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陈玲玲,杨秀芳,乌艳红,乌仁图雅,娜日苏,吕宁,梁庆伟,栾守泉. 2012

[13]2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阿鲁科尔沁旗的生产性能评价.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胡日查,郭志忠. 2018

[14]不同苜蓿品种在雁门关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郑敏娜,梁秀芝,韩志顺,康佳惠,陈燕妮. 2018

[15]混合盐碱胁迫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的影响. 李诗琴,于洪柱,刘艺杉,王志锋. 2020

[16]十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哈尔滨地区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刘杰淋,王建丽,申忠宝,韩微波,朱瑞芬,陈积山,李佶恺,刘凤歧. 2020

[17]14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李岩,徐智明,李争艳,李杨. 2019

[18]NaCl胁迫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晓春,高婷,杨天辉,王川,杨炜迪. 2019

[19]玉米行距对草田间作作物根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家豪,王普昶,赵丽丽,陈超,黄佳熊. 2019

[20]玉米行距对草田间作作物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家豪,王普昶,赵丽丽,陈超,黄佳熊.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