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中部庐玉9105籽粒脱水特性及机械粒收时间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文明

作者: 武文明;竟丽丽;张林;陈洪俭;彭晨;王世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籽粒含水率;有效积温;收获期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21 期

页码: 41-44

摘要: 为建立江淮中部地区玉米吐丝后有效积温与籽粒含水率预测模型,明确该区夏玉米适宜籽粒机收所需的有效积温,确定适宜籽粒机收的合理播期与收获期,保证机械直收率与玉米丰产稳产,以中熟品种庐玉9105为试验材料,基于当地气象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江淮中部地区6月5和15日播期的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播期推迟至6月15日后,随播期推迟,产量显著降低;6月15日播期的产量较6月25日和7月5日播期产量提高1.9%~45.8%。根据籽粒含水率与有效积温拟合方程推算,籽粒生理成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为32.1%,籽粒含水率降至28%和25%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1 013.6和1 067.8℃。为保证籽粒机收与丰产,江淮中部6月5—15日播种玉米,收获期为10月7日,此时籽粒含水率已降至27.4%,达到籽粒机械直收标准。在不影响小麦种植的前提下,将小麦播种日期推迟,则玉米籽粒含水率会降低,保证籽粒机收与丰产稳产。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密度对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的影响. 王兵,刘冬玲,薛林,张振良. 2018

[2]收获期对玉米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 王荣焕,徐田军,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吕天放,刘月娥,蔡万涛,刘秀芝,刘春阁. 2020

[3]普甜玉米种子收获期与发芽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沈雪芳,王义发. 2002

[4]不同密度夏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 乔江方,朱卫红,李川,代书桃,张美微,黄璐,牛军,郭国俊,刘京宝. 2018

[5]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脱水期间的籽粒重量与含水率变化. 李璐璐,王克如,谢瑞芝,明博,赵磊,李姗姗,侯鹏,李少昆. 2017

[6]单粒播种玉米品种收获期和后期脱水速率初探. 赵霞,刘京宝,唐保军,冯保荣,刘麦囤,黄璐,夏来坤,丁勇,李丽华,赵发欣. 2011

[7]小麦高产田套种夏玉米适宜播期与收获期的研究. 雒温生,晁召飞,何义珍. 2007

[8]不同降雨年型施氮量与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梦,张垚,葛均筑,周宝元,吴锡冬,杨永安,侯海鹏. 2023

[9]淮北平原宜子粒机收夏玉米品种的播期与收获期分析. 武文明,陈洪俭,张林,陈翔,彭晨,竟丽丽,王世济. 2020

[10]利用有效积温建立夏玉米追肥时期决策模型. 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 2012

[11]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陈杨,徐孟泽,王玉红,白由路,卢艳丽,王磊. 2022

[12]内蒙古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春玉米品种筛选. 张向前,王瑞,张瑞霞,郭晓霞,鉴军帅,程玉臣,吴慧,孙峰成. 2018

[13]种衣剂对不同收获期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郝楠,李月明,孙甲. 2013

[14]影响玉米脱粒性能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相茂国,张道林,李春宁,卜令昕,崔萌. 2015

[15]基于扩散理论的华北春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过程分析. 王金涛,董心亮,肖宇,刘青松,张冬梅,韩金玲,刘毅,高广瑞,刘占卯,孙宏勇. 2020

[16]快测法测量玉米籽粒含水率的误差分析. 郭红亮,常海霞,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靳鲲鹏,李丹. 2019

[17]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凤启,张君,丁勇,赵发欣,穆心愿,齐建双,谷利敏,马智艳,夏来坤,唐保军. 2019

[18]大兴安岭岭东温凉区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及籽粒含水率对粒收质量的影响. 赵瑞霞,石海波,梁红伟,李惠智,李强,邹菲,张静,张来厚,魏淑丽,侯旭光. 2020

[19]影响玉米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质量的生物学性状分析. 李川,乔江方,谷利敏,夏来坤,朱卫红,黄璐,刘京宝. 2015

[20]喷施外源ABA对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的影响. 乔江方,李萍,张美微,李川,张盼盼,赵霞,牛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