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水稻极端异常分离现象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丁

作者: 唐丁;郭龙彪;曾大力;张光恒;程祝宽;钱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异常分离;配子体基因;异常分离因子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06 年 28 卷 10 期

页码: 1259-1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遗传异常分离既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产生异常分离的原因可能与配子体或孢子体的选择有关。利用6个以类病变(lmi)和矮杆突变体(d6)为亲本的杂交组合(F2或F3),对该类病变和矮杆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异常分离现象作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lmi×02428和d6×93-11的F2群体以及F3株系中存在极端异常分离的现象;LMI基因附近的分子标记ST8-1和D6基因附近的ST7-1、ST7-2、RM5490的带型分离同样也极显著偏离期望比;偏分离因子与类病斑LMI和矮杆基因D6紧密连锁,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分子标记ST8和ST8-2之间以及第7染色体分子标记ST7-1和ST7-3之间。异常分离现象还与杂交的组合有直接的关系。

分类号: S511`Q943

  • 相关文献

[1]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Pgi-1同工酶的异常分离. 吕川根,邹江石,池桥宏. 1997

[2]脆茎基因在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中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漆庆明,邹江石,池桥宏. 2004

[3]外源基因异常分离水稻9311HR的雌雄配子育性. 林静,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张所兵,张巧凤,王才林. 2007

[4]水稻T-DNA插入雄配子不育突变体的创建. 陈睿,于法科,刘华清,杨绍华,王锋. 2012

[5]外源基因异常分离的抗除草剂水稻9311HR bar基因的遗传传递. 林静,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张所兵,王才林. 2006

[6]玉米配子体基因研究进展. 梁文科,张丽华,赵大军. 2005

[7]玉米杂交不亲和性研究初探. 曾三省. 1998

[8]抗白叶枯病籼稻DV_(85)在籼粳交中的遗传表现. 张小明,林贻滋,奚永安. 1993

[9]糯质玉米种质创新研究初报. 何余堂,梁文科,孟良玉,马勇,赵大军. 2005

[10]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11]氮素穗肥与优质水稻栽培. 甘雨. 2014

[12]生物炭对水稻齐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陈盈,张满利,刘宪平,代贵金,侯守贵. 2016

[13]利用极端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 张强,姚国新,胡广隆,汤波,陈超,李自超. 2011

[14]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仕翔,黄益宗,罗泽娇,黄永春,保琼莉,王培培,袁彪,李文华. 2016

[15]水稻OsGPDH1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余霞,余舜武,李天菲,张余,陈守俊,陈晨,李佳,胡颂平. 2017

[16]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赵跃坤. 2013

[17]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18]病原菌诱导转录的水稻Rim2家族转座酶编码亚组的结构与分布. 田平芳,王国栋,吴刚,李群,罗利军,李德葆,何祖华. 2003

[19]紫金糯的温光特性研究. 李林,沙国栋. 1988

[20]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原因. 郑德兴,顾根宝,王海洋.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