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北新区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安鹤峰

作者: 安鹤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秸秆颗粒;耕地质量;综述;肥力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与装备

ISSN: 1674-1161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17-118

摘要: 基于沈北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推广应用适合当地的秸秆还田技术与配套机具,详细介绍秸秆颗粒还田技术的原理、作用和存在问题,为解决秸秆利用难题和保护耕地提供实践借鉴。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粉碎与颗粒秸秆高量还田对黑土亚耕层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应. 丛萍,逄焕成,王婧,刘娜,李玉义,张莉. 2020

[2]秸秆颗粒不同量还田对设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永庆,张莉,王鑫博,董睿潇,李玉义,张宏媛,逄焕成,王婧. 2023

[3]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模式. 裴泽莲,王福义,程晋,姚志刚,王帅,任桂君,范玉萍. 2014

[4]不同时期绿豆与甘蔗套种及秸秆还田模式研究.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秦芳,李琴,李杨瑞. 2017

[5]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影响研究初探. 谭克均,黄国斌,夏忠敏,范成五,郭晓芸. 2017

[6]提升黑土地质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王帅. 2023

[7]条耕种植对薄层黑土农田土壤物理性质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曹庆军,王利斌,王文强,杨浩,殷志国,杨粉团,孔凡丽,李辛琲,刘臣,李刚. 2023

[8]我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 姜珊,李衍素,王娟娟,贺超兴,于贤昌,王君. 2021

[9]秸秆颗粒排放装置的结构与参数设计. 李景龙,马星,张旭东,周伟艳. 2015

[10]1KGL-3型保水保肥联合整地机的研制. 张旭,尤晓东,章惠全,程晋. 2021

[11]旋耕配合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董建新,宋文静,丛萍,李玉义,逄焕成,郑学博,王毅,王婧,况帅,徐艳丽. 2021

[12]心土层肥力差异对大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春雨,王秋菊,高中超,张劲松,刘峰. 2016

[13]玉林市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分析与评价. . 2014

[14]赤水河上游水源涵养林的土壤特征. 喻阳华,刘桂华,杨苏茂. 2017

[15]近年来黑土耕地土壤肥力变化研究进展. 郑永照,秦玉波,岳杨,董本春,李岩,李凯. 2016

[16]有机培肥方式对设施蔬菜-水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肥力的影响. 沈明星,姚月明,刘凤军,吴彤东,陆长婴. 2004

[17]黄岩主要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冯先橘,林媚,温明霞,张伟清,平新亮,王天玉,姚周麟. 2017

[18]高粱的分蘖发生与播期?肥力的关系研究. 李燕,顾蓉. 2016

[19]土壤和肥力对‘辽粳401’秧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唐志强,蒋洪波,沈枫,吕桂兰,马秀芳,李睿,王昌华,李跃东. 2018

[20]枣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宋伟,吉光鹏,花东来,郑强卿,陈奇凌.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