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锦龙

作者: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风蚀;农牧交错带;空间差异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03 年 17 卷 02 期

页码: 100-102+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丘陵连绵起伏的内蒙古后山地区,风蚀观测试验表明,在丘陵上存在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造成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生物量的空间差异。丘陵顶部和北坡上部是强烈风蚀部位,南坡相对较轻,风蚀量从丘陵顶部到坡面下部递减。在丘陵的顶部,风蚀强度大,土壤容重大,土壤肥力低,农业生产力也低。在丘陵的南坡,风蚀相对较轻,土壤容重较小,土壤肥力相对较高,农业生产力也高。在丘陵的北坡,风蚀比较严重,肥力比较低。了解这种差异为风蚀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157

  • 相关文献

[1]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带状留茬间作轮作防风蚀技术研究.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2

[2]农牧交错带粮草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 赵举,郑大玮,潘志华,程玉臣. 2005

[3]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王永,赵举,程玉臣. 2005

[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 何文清,赵彩霞,高旺盛,陈源泉,秦红灵,樊秀荣. 2005

[5]企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模式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空间差异研究——以中化MAP为例. 任静,李福夺,尹昌斌,王敏欣,常冬,高雄辉. 2023

[6]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何勇凤,李昊成,王旭歌,朱永久,杨德国. 2016

[7]我国典型农田长期施肥小麦氮肥回收率的变化特征. 李虹儒,许景钢,徐明岗,李淑芹,张文菊,高静. 2009

[8]顾及生活服务设施供需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分析-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杨文睿,任周桥,何建华. 2024

[9]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动态演进. 熊学振,熊慧,马晓萍,孙雨萌,杨春. 2022

[10]珠江中下游广东鲂种群结构及生长的空间差异. 朱书礼,李新辉,李跃飞,刘亚秋,武智,夏雨果,李捷. 2023

[11]我国露地与设施番茄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比较. 储霞玲,郑林秀,叶高松,陈俊秋. 2023

[1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障碍因素研究-以海南省市县为例. 马艺文,徐小俊. 2024

[13]聚丙烯酰胺对防治风蚀效果的研究. 张俊生,云水,D. V. Armbrust. 2000

[14]阴山北麓防风蚀荒漠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策略. 赵举,妥德宝,赵沛义. 2003

[15]风蚀对土壤养分再分配和生产力的影响. Francis J.Larney,Murray S.Bullock,H.Henry,谢立亚. 2000

[16]辽西北风蚀水蚀区水面积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效能的研究. 刘景明. 1998

[17]营口市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 高占文,唐文举,王殿忠,董俊厚. 2014

[18]作物残茬与生物篱组合对减轻土壤风蚀的作用. 赵沛义,李焕春,妥德宝,潘学标,闫伟,段玉. 2009

[19]不同草地建植模式对荒坡地土壤风蚀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孙铁军,肖春利,滕文军. 2011

[20]基于土壤粒度分析的草原风蚀特征探讨. 闫玉春,唐海萍,张新时,王旭,王海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