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隐种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取食和寄生选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鹏

作者: 刘林州;臧连生;张俊杰;阮长春;万方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烟粉虱;温室白粉虱;桨角蚜小蜂;取食寄主;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1 期

页码: 20-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许多粉虱寄生蜂雌蜂对粉虱若虫的攻击方式不仅是寄生,而且还能取食。本文以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作为测试寄生蜂,Q隐种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作为寄主,在非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调查了寄生蜂对寄主的取食和寄生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非选择试验条件下,海氏桨角蚜小蜂48 h内取食1~4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10.7、6.4、6.7、5.0头和4.4、3.7、2.8、2.3头,寄生1~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22.1、27.5、25.4、16.5头,但不能寄生各龄期温室白粉虱若虫;而在选择试验条件下,寄生蜂取食1~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同龄期温室白粉虱若虫数量的1.8、2.6、2.5、1.5倍。说明寄生蜂的取食寄主能力明显受寄主种类和龄期的影响。海氏桨角蚜小蜂更适合用来防治烟粉虱,但不适于防治温室白粉虱。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繁殖寄主对丽蚜小蜂取食寄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 臧连生,孟凡利,万方浩. 2011

[2]寄主龄期对海氏桨角蚜小蜂产卵和取食的寄主处理时间的影响. 万方浩. 2010

[3]利用COⅠ基因序列和杂交实验分析鉴定桨角蚜小蜂属的本地种群. 杨念婉,张桂芬,王进军,万方浩. 2015

[4]天津地区寄生烟粉虱的桨角蚜小蜂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楠,杨泽众,王富平,胡明鑫,王芳,徐维红,白义川,谷希树,郭兆将,焦克龙,刘佰明. 2022

[5]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寄生与取食选择性. 尹园园,陈浩,翟一凡,林清彩,张思聪,庄乾营,于毅,郑礼. 2017

[6]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内共生菌的分子比较研究. 谭周进,谢丙炎,肖启明,杨宇红,冯兰香. 2004

[7]山西省中南部温室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田晶,李捷,方果,赵飞,赵晓军,马瑞燕. 2005

[8]小型昆虫蛋白图谱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褚栋,张柱亭,安志兰,郭笃发,周洪旭. 2008

[9]一种快速鉴别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成虫的方法——复眼镜检法. 褚栋,王斌,张四海,陶云荔,刘国霞. 2008

[10]SCAR分子标记鉴别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褚栋,张友军,丛斌,徐宝云,吴青君. 2004

[11]蔬菜粉虱的系统调查与监测技术. 任顺祥,刘同先,杜予州,彭正强,邱宝利,戈峰. 2014

[12]山东省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种群动态及其地理分布调查. 褚栋,周洪旭,王斌,陶云荔,刘国霞,朱国仁,张友军. 2007

[1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温室白粉虱适合度的影响. 付雪,赵奎军,赵娜,谭巍,裴海英,闫春秀,叶乐夫. 2015

[14]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 戴鹏,吕兵,臧连生,杜文梅,万方浩. 2013

[15]烟盲蝽对温室蔬菜白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刘悦,兰英,刘洋,韩业辉. 2021

[16]蜡蚧轮枝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 謝明,何偉志,邱衛亮. 1998

[17]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寄生效应的影响. 王东升,吐尔逊,郭文超,何江,丁新华. 2015

[18]两种蚜小蜂对烟粉虱MED隐种的田间笼罩控效评价. 徐海云,杨念婉,万方浩. 2018

[19]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烟粉虱的取食和寄生反应. 阮长春,臧连生,万方浩. 2012

[20]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评价. 姚凤銮,郑宇,丁雪玲,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