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生物质炭对中国主粮作物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红

作者: 赵红;孙滨峰;逯非;王效科;张国;王海勇;张利钧;张梦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室气体;甲烷;氮;生物质炭;Meta分析;全球增温潜势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7 年 19 期

页码: 10-1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生物质炭输入对中国主粮作物痕量温室气体的影响,研究可为农田痕量温室气体减排提供有效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施加生物质炭,生物质炭输入对甲烷吸收/排放并无显著影响,而甲烷排放在不同耕作和施氮情况下发生显著变化。旋耕和不施氮情况下施加生物质炭分别显著提高稻田甲烷排放达30%和46%,而在翻耕和施氮的情况下施加生物质炭可减少稻田甲烷排放达9%和10%。生物质炭输入分别可显著减少主粮作物氧化亚氮、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reenhouse gas intensity,GHGI)达41%、18%及2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作类型、生物质炭施用量及生物质炭类型均可显著影响农田氧化亚氮、GWP和GWPI。合理的管理主粮作物生物质输入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建议生物质炭与施氮和翻耕2种农作措施相结合,施加小于10 t/hm~2及碳氮比(C/N)低于80的生物质炭,以利于主粮作物综合温室效应的减排。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水稻低碳生产研究进展. 周胜,宋祥甫,颜晓元. 2013

[2]水分和秸秆管理减排稻田温室气体研究与展望. 周胜,张鲜鲜,王从,孙会峰,张继宁. 2020

[3]沼液替代化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温室气体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尹高飞,王小非,沈仕洲,杜会英,巴士迪,张克强. 2019

[4]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南方高山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庄媛,闫瑞瑞,熊军波,刘洋,陈亚男,杨培志,呼天明,辛晓平. 2021

[5]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华北地区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徐钰,刘兆辉,朱国梁,李欣,谭德水,石璟,江丽华. 2016

[6]填闲作物对烤烟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韩会阁,李俊营,王孟孟,常栋,郭芳阳,吴照辉,宋艳丹,阎海涛. 2024

[7]氮素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张金玲,李洁,赵建宁,刘红梅,王宇,杨殿林. 2017

[8]生物质炭对设施大棚土壤性质与果蔬产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肖婧,王传杰,黄敏,孙楠,张文菊,徐明岗. 2018

[9]奶牛场2种粪污处理模式碳足迹的Meta分析. 叶小梅,王莉,张曼秋,张应鹏,杜静. 2023

[10]施用生物质炭后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刘晓雨,潘根兴,郑聚锋,池忠志,李恋卿,张旭辉,郑金伟. 2012

[11]施用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刘宏元,张爱平,王永生,杨世琦,邢磊,杨正礼. 2019

[12]不同农业管理方式对北京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研究. 陈宗良,高金和,袁怡,邵可声,张剑波,禹仲举,王步军. 1992

[13]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及减排策略. 高民,胡红莲,杜瑞平. 2013

[14]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彭小培,李娜,朱志平. 2008

[15]育肥猪舍甲烷排放浓度和排放通量的测试与分析. 董红敏,朱志平,陶秀萍,尚斌,康国虎,朱海生,石谊. 2006

[16]福建省农业源甲烷排放估算及其特征分析. 李艳春,王义祥,王成己,郑百龙,黄毅斌. 2013

[17]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子及减排增汇措施分析. 谢立勇,叶丹丹,张贺,郭李萍. 2011

[18]土壤甲烷吸收汇研究进展. 李玉娥,林而达. 1999

[19]发酵床养猪过程中甲烷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李建辉,郭海宁,魏思雨,马晗,尹微琴. 2015

[20]夏季猪场污水贮存过程中CO_2、CH_4排放试验. 李娜,董红敏,朱志平,韩磊,黄叶飞.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