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下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广林

作者: 刘广林;吴子帅;罗群昌;李虎;朱其南;李秋雯;陈传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常规稻;施氮水平;氮肥利用率;产量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0 年 008 期

页码: 1716-17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广西6个主栽或新育成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及产量表现,为优质稻生产上选用氮高效利用品种及合理减施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常规稻品种桂香18、桂育12、桂育9号、桂育11号、桂育18和桂育8号为试验材料,以柳沙油占202为对照(CK)品种,设0(不施氮)、112.5(中低氮)、150.0(常氮)和187.5(高氮)kg/hm2 4个施氮水平(依次为N0、N7.5、N10.0和N12.5处理),测定分析各优质常规稻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氮肥生理利用率(PE)、农学利用率(AE)、吸收利用率(RE)和偏生产力(PFP),并比较其产量差异,评价其氮肥利用效率.[结果]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在N7.5处理下最高,且均显著高于N12.5处理(P<0.05,下同);桂育12、桂育11号和桂育18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桂香18、桂育9号和桂育8号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在N10.0、N7.5和N12.5处理下最高;供试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N7.5、N10.0和N12.5处理下,桂香18、桂育12、桂育9号和桂育11号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N7.5处理下桂育18和桂育8号的产量与其在N10.0处理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在N12.5处理下的产量;在N7.5处理下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CK的产量,明显高于CK在N10.0和N12.5处理下的产量,表明这6个品种在氮肥减施25%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在产量构成因子方面,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N7.5、N10.0和N12.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桂香18、桂育12、桂育11号和桂育8号的有效穗数在在N7.5、N10.0和N12.5处理下差异均不显著,桂育9号的有效穗数在N7.5处理和N10.0处理下均无显著差异,桂育18的有效穗数在N7.5处理和N12.5处理下差异不显著,CK的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在N7.5处理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有效穗数,是氮肥减施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产量的主要原因.[结论]6个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在施用中低氮(112.5 kg/hm2)条件下,其产量能达到或超过施常氮(150.0 kg/hm2)和高氮(187.5 kg/hm2)时的产量,且显著高于广西区试同熟组对照品种柳沙油占202在施用常氮下的产量,属于氮高效利用型品种,符合生产上推广的氮高效品种产量要求,生产上退稿种植时可适当减施氮肥.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水平及氮磷钾肥配施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润珍,李鹏程,刘爱忠. 2010

[2]白洋淀沿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土壤及土壤溶液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赵姗姗,赵全力,贾良良,刘文菊. 2012

[3]施氮量对膜下滴灌甜菜生长速率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郭晓霞,苏文斌,樊福义,黄春燕,任霄云,王玉芬,闫文芝. 2016

[4]施氮水平对青稞氮素吸收利用率、根系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郭案铭,吴昆仑,姚晓华,姚有华. 2024

[5]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哈丽哈什·依巴提,张炎,李青军,胡伟,胡国智. 2017

[6]不同施氮水平下高丹草生产性能及土壤无机氮的残留. 王小山,刘大林,韩娟,苏衍菁,顾洪如. 2010

[7]土壤全氮含量和施氮水平对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鹏程,郑苍松,孙淼,刘绍东,张思平,王国平,李亚兵,赵新华,董合林. 2017

[8]2006~2015年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分析. 陈传华,刘广林,陈远孟,韦岚岚,罗群昌. 2017

[9]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远孟,陈传华,蒋显斌,罗群昌. 2012

[10]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陈学先. 2016

[11]2016-2023年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虎,吴子帅,刘广林,陈传华,罗群昌. 2024

[12]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孙华,张建栋,陈培峰,黄萌,许才康,乔中英,蒋鹤云. 2010

[13]施氮水平与密度对马铃薯会-2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邓宽平,罗治霞,丁海兵. 2008

[14]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苏香粳3号产量的影响. 陈培峰,黄萌,乔中英. 2012

[15]不同施氮水平下带肥抛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烛,陈恺林,刘功朋,周学其,蔡灿然. 2013

[16]施氮水平对4个日本粳稻品种(系)产量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丁震乾,周兴根,孙克新,常勇,黄忠勤,王波,李小珊. 2016

[17]不同施氮水平对云蔗03-19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樊仙,刀静梅,时利明,刘少春,高欣欣,张跃彬. 2013

[18]施氮水平对玉米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于雷,李海燕,王立春. 2020

[19]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阮新民,施伏芝. 2007

[20]施氮水平对不同甘蔗品种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范业赓,丘立杭,陈荣发,周慧文,黄杏,卢星高,甘崇琨,吴建明,李杨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