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新品种(系)原麻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欧文静

作者: 欧文静;喻春明;朱爱国;陈继康;高钢;陈坤梅;熊和平;陈平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关键词: 苎麻原麻;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265-269

摘要: 试验研究了5个苎麻新品种(系)头麻原麻梢部、中部、根部的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脂蜡质、木质素、水溶物、果胶、半纤维素含量均为梢部最高,中部和根部差异无明显规律;纤维素含量除中苎4号外,其它均为中部含量最高。由于除纤维素外的化学成分均会影响纤维素的品质,因此在选择原麻纤维品质较高的部位时,应避开梢部,选择中部。同一部位不同品种间比较,水溶物和果胶含量最低的品种均为中苎3号,脂蜡质和半纤维素最低的为X2016-Ⅱ,木质素含量为中苎6号最低,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中苎3号,研究结果为苎麻纤维化学成分分析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为苎麻原麻分段研究及品种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分类号: S563.1

  • 相关文献

[1]初加工及炮制方法对鹿茸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燕华,孙印石,宫瑞泽,霍晓慧,刘畅,张磊,庄宝策. 2018

[2]乌美天麻与野生天麻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刘继永,赵卉,王玉方,周长霞,张亚玉,刘敏. 2015

[3]籼稻桂华占、八桂香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流转与籽粒灌浆关系. 江立庚,徐世宏,何铁光,李雄进,罗维刚,李忠义,李婷婷. 2014

[4]青海省3种小檗不同地区、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向前胜,王宁,赵越,邹林有,孙奎,王凯月. 2016

[5]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品质特性研究. 李娜,常紫阳,余群力,闫向民,张金山,李红波,叶治兵,杜玮,袁理星,张杨. 2019

[6]无芒隐子草不同节间部位的种子休眠对高温处理的响应. 魏学,王彦荣,胡小文,武艳培. 2009

[7]36个燕麦品种不同部位养分分布格局.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8]香菇低温贮藏中不同部位的生理生化变化. 叶静君,励建荣,韩晓祥,姜天甲. 2012

[9]红菜薹矿物质元素测定与营养评价. 张艳,徐跃进,万正杰. 2012

[10]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何晓莹,王敬乔,俎峰,罗延青,陈苇,李劲峰,张国建. 2018

[11]"蒙菊一号"对根结线虫杀线活性初步研究. 高博,郝永丽,胡海波,王雪洁,刘庆鹏. 2019

[12]野生与种植博落回各部位生物碱含量分析. 苏海兰,郑梅霞,陈宏,李永,周贵斌,朱育菁. 2021

[13]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不同部位类胡萝卜素合成动态及抗氧化活性. 包怡红,罗浩,何伟伟,汪雨茜,周芷亦,李大婧. 2020

[14]八眉猪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评价. 杨晓玲,席斌,李维红,郭天芬,杜天庆,高雅琴. 2020

[15]HS-SPME-GC-TOF-MS分析云南怒江草果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吴桂苹,段君宇,朱科学,谷风林,秦晓威,郝朝运,杨毅. 2020

[16]大菱鲆不同部位营养与质构品质分析评价. 邹朝阳,赵峰,王志,欧帅,王轰,李国栋,周德庆. 2019

[17]银鲑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评价与特征风味分析. 赵玲,曹荣,刘淇,高峰涛,胡梦月. 2022

[18]‘中农洋参2号’与对照品种不同部位皂苷含量差异. 王博,逄世峰,白玉洁,孟祥茹,王继彦,王英平. 2020

[19]六月龄滩羊不同部位羊毛性状的比较. 王军,李金芳,黄河,刘成峰,陈浩,额尔和花. 2024

[20]不同部位高原牦牛肉品质评价. 保善科,张丽,孔祥颖,王莉,周玉春,孙宝忠,余群力,王福宁,谢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