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及GPS监测(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宇鸣
作者: 郑宇鸣;李勃;张锡顺;林郁;刘振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GPS监测
期刊名称: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ISSN: 2152-3932
年卷期: 2010 年 06 期
页码: 1-3+11
摘要: 玉米灰斑病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叶部病害,属世界性病害。文中详细阐述了玉米灰斑病在国内外及云南省的发生危害情况,总结归纳了玉米灰斑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介绍了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及该病害的GPS监测。
分类号: S435.131.4
- 相关文献
[1]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及GPS监测. 郑宇鸣,李勃,张锡顺,林郁,刘振环. 2010
[2]玉米灰斑病对玉米产量及产量特性的影响研究. 卢宗志,李艳君,李海春,傅俊范. 2008
[3]引起玉米灰斑病的2种尾孢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刘可杰,徐婧,胡兰,徐秀德. 2016
[4]桦甸市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刘金鹤,刘惠军,李姝,刘俊,丁玉国,孙爱玲,申延国,马凤利,郑在环,方向前. 2020
[5]抗玉米灰斑病相关基因的DDRT-PCR分析. 贾娇,马莹莹,苏前富,孟灵敏,张伟,李红,晋齐鸣. 2016
[6]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技术. 徐秀德,董怀玉,姜钰,刘志恒. 2003
[7]玉米灰斑病发生趋势研究. 李志勇,梅丽艳. 2008
[8]中国玉米灰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基本特征研究. 刘庆奎,秦子惠,张小利,江凯,陈茂功,武小菲,何月秋,王桂清,晋齐鸣. 2013
[9]贵州玉米灰斑病病原鉴定与抗病品种筛选. 安星宇,黄露,吴石平,何海永,赵玳琳,李淳. 2022
[10]西南地区玉米灰斑病病原种类分子鉴定. 李晓,崔丽娜,邹成佳,杨晓蓉. 2014
[11]我国玉米灰斑病菌的种类及其分布调查. 刘可杰,董怀玉,王丽娟. 2021
[12]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性分化研究. 贾娇,苏前富,任智惠,孟玲敏,张伟,李红,晋齐鸣. 2016
[13]基于混池测序的抗玉米灰斑病QTL定位. 崔凤超,王平喜,刘小刚,邹枨. 2018
[14]一种新的玉米灰斑病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 刘可杰,徐婧,徐秀德. 2013
[15]玉米灰斑病及抗性研究. 曹国辉. 2009
[16]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陈荣丽,陈广艳,周彦民,蔡治荣,张胜恒,易红华. 2011
[17]公主岭市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孙嵬,张秀华,夏明亮,李德乐. 2025
[18]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危害. 刘伟中,汪立新,吴险平,付佑胜. 2012
[19]设施蔬菜灰霉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 周成刚,颜琴,刘伟中,汪立新,吴险平. 2012
[20]麦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危害及综防措施. 周青,徐淑霞,李茜茜,张毅,童燕.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间作措施对高原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旭昆;刘振环;米艳华;杨彦雄;陈璐;王文治;张鹏;王建雄;苏雯
关键词:苹果;间作模式;C/N;土壤质量;果品质量
-
云南不同品种核桃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者:张鹏;杨旭昆;米艳华;刘振环;陈璐;李茂萱;王文治;张木海;杨恩情;常丽美;王建雄
关键词:核桃;品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
南太湖特早葡萄在重庆市的避雨栽培试验初报
作者:韩燕;李秀杰;吴玉森;马玉姣;张涛;李勃
关键词:南太湖特早;引种;绿色高效栽培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3个品种山药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作者:陈泽历;高静娟;杨旭昆;陈璐;王文治;张鹏;刘振环;王建雄;苏雯;米艳华
关键词:山药;营养成分;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蔬菜中3种农药残留
作者:魏茂琼;王丽;兰珊珊;刘振环;沙凌杰;林昕;李俊;普娅丽;刘宏程
关键词:大蒜;白菜;胶体金快速检测;吡虫啉;丙溴磷;克百威
-
云南省不同产地核桃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者:杨旭昆;刘振环;米艳华;杨彦雄;陈璐;王文治;张鹏;王建雄;苏雯
关键词:核桃仁;营养成分;品质分析;综合评价;云南省
-
曲靖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探讨
作者:杜刚;李荣福;钱成明;王奕;杨妍;张锡顺
关键词: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业产业;战略定位;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