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的捕食控害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嘉阳

作者: 王嘉阳;蓝碧云;方晨;胡恒笑;杨瑞彤;母凯琴;苏杰;陆宴辉;张建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尾新小绥螨;花蓟马;花粉;捕食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71-2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bicaudu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Franklinilla intonsa的捕食控害作用以及寄主花粉对其取食花蓟马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测定不同螨态双尾新小绥螨对不同密度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在棉花新鲜花粉影响下捕食螨对花蓟马1龄若虫捕食能力,进而在棉田花期时测定捕食螨对花蓟马的实际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双尾新小绥螨各螨态对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对1龄若虫捕食量显著高于2龄若虫,其捕食量最高可达6.1头/日。加入花粉后,双尾新小绥螨成螨对花蓟马的捕食量随着花粉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足量的花粉处理使其捕食量显著低于不加花粉处理,其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也由Holling-Ⅱ型变为Holling-Ⅲ型。将捕食螨以1:1的益害比释放至棉田中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相对最好。综上,双尾新小绥螨对花蓟马1龄若虫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用于花蓟马的生物防治。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下双尾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朱安迪,王映山,方晨,胡恒笑,王嘉阳,苏杰,李海强,张建萍. 2022

[2]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控制效果评价. 董芳,符振实,王嘉阳,苏杰,陈静,陆宴辉,张建萍. 2019

[3]双尾新小绥螨的形态特征及捕食性功能. 李永涛,李婷,陆宴辉,张建萍,徐学农. 2015

[4]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草莓花蓟马的诱集作用. 肖婷,刘宝生,郭建,杨敬辉,潘以楼. 2011

[5]银川设施辣椒上西花蓟马与花蓟马的种群竞争及发生态势. 张治科,吴圣勇,雷仲仁,康萍芝,杜玉宁,张丽荣. 2019

[6]花生花蓟马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陈炳旭,董易之,陆恒,周桂元. 2009

[7]海南豇豆蓟马发生为害调查及蓝板监测技术研究. 唐良德,梁延坡,韩云,付步礼,邱海燕,张瑞敏,吴建辉,刘奎. 2015

[8]土壤类型及含水量对花蓟马蛹期发育及羽化的影响. 潘润东,李培征,韩冬银,符悦冠,詹灿烂,李磊. 2023

[9]花蓟马与向日葵籽粒锈斑发生的关系. 渠汇,陈磊,张文兵,张键,云晓鹏,刘俊,赵君,李海平. 2023

[10]植物源农药活性物质对花蓟马成虫主要成分影响. 刘畅,王芳,陈晓婷,张蓉. 2018

[11]防治枸杞蓟马的植物源药剂筛选及混用增效制剂研发. 刘畅,王芳,张蓉. 2016

[12]花蓟马对11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室内趋性. 韩云,刘奎,吴建辉,唐良德. 2015

[13]不同药剂对新疆枣园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秦坤焕,朱晓锋,肖广明,李辉辉,毕海燕,任金龙. 2024

[14]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花蓟马的田间诱集效果. 陈俊谕,牛黎明,李磊,韩冬银,张方平,符悦冠. 2017

[15]10种杀虫剂对4种蓟马的毒力及对西花蓟马的田间药效评价. 钱康华,袁江江,王京,郑晓斌,刘航,吴青君. 2023

[16]不同时期施用三种杀虫剂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比较试验. 尹可锁,段玉云,郭志祥,杨韶松,白亭亭,番华彩,陈涛,李迅东. 2015

[17]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田间引诱试验及其在种间互作中的作用. 耿双双,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18]花蓟马化学感受蛋白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结合特性. 李恒,田厚军,陈艺欣,林硕,魏辉,陈勇. 2024

[19]入侵种西花蓟马与本地近缘种花蓟马的双基因鉴定. 张蓉,张金良,王玉生,万方浩,张桂芬. 2017

[20]花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祝晓云,张蓬军,吕要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