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建明

作者: 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朱徐燕;黄锡志;冯帆;朱建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茭白;灌溉方式;生长;产量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5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48-1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双季茭白(秋茭)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溉水位相结合的4种灌溉处理方式,即处理Ⅰ:分蘖前中期、分蘖后期、孕茭期和采收期的水位分别为4~5,1~2,8~9和1~2 cm;处理Ⅱ:4~5,4~5,14~15和4~5 cm;处理Ⅲ:8~9,4~5,14~15和4~5 cm;处理Ⅳ(对照):14~15,8~9,19~20和8~9 cm,比较研究了这4种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的株高明显低于处理Ⅳ,分蘖数则明显多于处理Ⅳ,前3个处理间的株高、分蘖数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间的壳茭重、净茭重差异不显著,但3个节水灌溉处理的净茭长度和宽度明显较大。处理Ⅱ和Ⅲ的产量比处理Ⅳ分别增加0.79%和3.87%,处理Ⅰ的产量略低于处理Ⅳ。本研究表明,与传统灌溉方式(处理Ⅳ)相比,在茭白植株分蘖期、孕茭期和采收期分别减少30%~50%的灌溉水量,可以明显降低茭白植株的株高,增加分蘖数与茭白产量。据此,提出的双季茭白(秋茭)节水灌溉技术是可行的,并可节水30%~50%。

分类号: S645.2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与灌溉方式对设施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晓娟,李玉莲,王晓军,王克雄,向国程. 2017

[2]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树体生长 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陈汝,黄永业,季兴禄,徐月华,薛晓敏,王金政. 2018

[3]双季茭白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及产量分析——以江西省高安市为例. 黄国东,易海荣,郭丽虹,陈学军,方荣. 2020

[4]三种灌溉方式对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丽. 2014

[5]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何方,张洁梅,王越. 2018

[6]不同灌溉方式对茄子生长 水分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赵付江,赵巍,谢松青,杨振立,郭进,郝桂琴,杜婧辉,尹庆珍. 2018

[7]不同灌溉方式下养分配置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潘晓莹,武继承,杨永辉,高翠民,张洁梅,王越,何方. 2020

[8]半干旱地区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覆膜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 2014

[9]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董志强,吕丽华,姚海坡,张经廷,崔永增,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2017

[10]三种灌溉方式对成龄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杨兴华. 2011

[11]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明池,刘向莉. 2005

[12]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张丽华,赵洪祥,谭国波,闫伟平,边少锋. 2012

[13]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景波,郑福娇,陈淑洁,李锐. 2009

[14]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 2009

[15]不同种植方式沟播沟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建明,李志宏,张喜英,邵立威,范凤翠,石玉芳. 2010

[16]不同灌溉方式对优质常规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陈学先. 2016

[17]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路超,王金政,薛晓敏,安国宁. 2010

[18]不同灌溉措施下春玉米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配特征及其与产量建成的相关性. 石磊,吕宁,陈云,梁飞. 2021

[19]不同灌溉方式对云南大叶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杨净云,张兰芬,翟国亮,刘杨,宗洁. 2012

[20]不同灌溉方式对芝麻冠层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高桐梅,李丰,吴寅,魏利斌,王东勇,田媛,费高亮,卫双玲.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