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褐牛与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与体细胞数、病原菌种类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雪梅

作者: 张雪梅;刘明军;谭立新;张宁;玛依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隐性乳房炎;体细胞数;菌落形成单位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09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112-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试验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区一大中型奶牛场的新疆褐牛、荷斯坦牛奶样为研究对象,对奶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同时对不同品种牛体细胞数与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体细胞数与不同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牛感染病原菌种类稍有差别且新疆褐牛感染葡萄球菌的机率明显高于荷斯坦牛;荷斯坦牛比新疆褐牛更容易患乳房炎;新疆褐牛、荷斯坦牛体细胞在小于20万/mL时均与体细胞大于50万/mL时的CFU值呈显著差异(P<0.05),而这2个品种牛的体细胞在20~50万/mL时分别与体细胞小于20万/mL、大于50万/mL时的CFU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初步推测体细胞数和细菌总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还受其它因素影响;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褐牛和荷斯坦牛的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都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品种间的SCS差异显著。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自家无乳链球菌乳房炎疫苗使用效果评价. 蒋业慧,谭世新,翟卫爽,李红燕,刘华,杨学云. 2017

[2]4种抗原定量方法观察牛支原体培养特征. 王展慧,赵萍,陈胜利,郝华芳,秦明明,王绍伟,刘永生,储岳峰. 2016

[3]生命素临床疗效观察. 青克勒达来,宋爱军,李京玉,李凤华. 2009

[4]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刘景喜,史夏斌,靳文仲,季晨,曹学浩,马树纲,周天琪,芦娜. 2018

[5]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乳室分布型研究. 王新华,魏学良,李跃民,白广臣,铁力拜克. 1992

[6]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史慧玲,王建国,王东,孙英峰,池晶晶,张效生,张金龙,王英珍,冯建中,巴图. 2014

[7]TLR2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白杰,林嘉鹏,袁芳,侯敏,李文蓉,刘明军. 2011

[8]乳酶LDH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杨德英,曹随忠,余树民,姚学萍,刘长松,杜立新. 2009

[9]甘南藏区牦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及鉴定. 王斐,王彩莲,郎侠,宋淑珍,杨峰,吴建平. 2018

[10]MPO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的研究. 牛国庆,武果桃,任杰. 2019

[11]“乳宁散”对小鼠急性和大鼠亚慢性毒性的试验研究. 王国庆,王旭荣,张凯,张景艳,王学智,孟嘉仁,常瑞祥,杨志强,李建喜. 2013

[12]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桂伟. 2022

[13]酒精阳性乳的防治及利用(下). 刘晓牧,党佩珍,吴乃科. 2003

[14]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张腾龙,郭晨阳,钟华晨,刘嘉琳,宋洁,王丽芳. 2024

[15]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刘景喜,史夏斌,靳文仲,季晨,曹学浩,马树纲,周天琪,芦娜. 2018

[16]“乳源康”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周绪正,张继瑜,李剑勇,李金善,李宏胜,蒲万霞,魏小娟,牛建荣,徐忠赞,张占峰,杨辉,杨明成,康明海,田建明. 2007

[17]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治试验. 郁杰,张志常,刘纯传,张礼华,袁永隆,潘虎,侯奕昭,杨玉英,李新圃,李宏胜,方远穆,禹兴珍,周志锋,张富强,魏兰秀,成克文,王惠丰. 1992

[18]新疆部分地区牛场隐性乳房炎奶样中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研究. 徐志光,王治才,蒋曙光,杨学云,王杰. 2006

[19]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马吉锋,潘忠学,黎玉琼,梁小军. 2009

[20]奶牛隐性乳房炎对牛奶品质的影响. 杨德英,曹随忠,余树民,刘长松,杜立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