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罗发

作者: 吴罗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制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1671-6523

年卷期: 2011 年 10 卷 04 期

页码: 91-94

摘要: 以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经营规模、劳动力转移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为基本理论假设,以江西省鄱阳湖区25个县区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面源污染呈正相关;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人均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比重和单位面积耕地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业面源污染呈负相关。

分类号: X52

  • 相关文献

[1]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吴罗发. 2012

[2]鄱阳湖区稻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王修慧,余柳青,廖冬如. 2010

[3]鄱阳湖区稻田水竹叶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分布. 王修慧,余柳青,李浩元,廖冬如,王颖娴,李迈生,邱任华. 2013

[4]鄱阳湖区棉田不同种植模式的截流保肥效果. 邱才飞,彭春瑞,叶宗国,钱银飞,邵彩虹. 2011

[5]鄱阳湖区水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考. 彭春瑞,涂田华. 2003

[6]鄱阳湖区避灾减灾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袁展汽,肖运萍,刘光荣,刘仁根. 2007

[7]控氮节磷施肥对鄱阳湖区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彭春瑞,叶宗国,陈先茂,刘卫东. 2010

[8]稻田双穗雀稗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及防控. 王修慧,陆永良,廖冬如,李浩元,余柳青,邱任华. 2011

[9]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和遗传机制. 刘霞,付艳苹,朱晔荣,李艳萍,王勇. 2007

[10]马铃薯连作障碍形成机制与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何天久,吴巧玉,曾宪浩,唐健波,雷尊国. 2016

[11]奶糖中内源性甲醛关键形成物质的初步研究. 李薇霞,朱军莉,励建荣,陈笑梅. 2011

[12]节水农作制度形成机制的研究. 申昌跃,罗其友. 2009

[13]沙尘暴农业防治途径研究. 隋玉柱,袁汉民. 2004

[14]食品异味问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孙钰清,吴继红,庞雪莉. 2019

[15]新时代农业重大科技成果的形成机制与路径探讨. 王萌. 2020

[16]微波韧化辅助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性质的研究. 王洁,代养勇,董海洲,刘丽娜,徐同成. 2016

[17]革兰阴性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 卞志标,李冰,勾红潮,杨君,臧莹安,李春玲. 2020

[18]发酵蔬菜风味形成机制及其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弦,张雁,陈于陇,魏振承. 2014

[19]草地贪夜蛾寄主型分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马琳,王道通,任麒麟,张蕾,江幸福. 2023

[20]农业业态概念和新业态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戴天放.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