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富铁栽培稻新种质的发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晨

作者: 李晨;涂从勇;刘军;潘大建;周汉钦;范芝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铁;新种质;栽培稻;水稻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4 年 05 期

页码: 69-7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Z-5000型原子吸收仪,采用湿法消解对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保存的189份水稻种质材料进行了糙米铁含量的分析,从中筛选得到1份糙米铁含量高达52.65mg/kg的珍贵富铁栽培稻种质,并对于该种质的研究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分类号: S511.024

  • 相关文献

[1]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第4代特性研究初报. 皇甫伟国,应成波,裘尧军,陈国,严成其,颜秋生. 2001

[2]水稻多抗性新种质湘早籼3号及HA79317-4. 侯小华,魏子生. 2008

[3]航天诱变水稻抗褐飞虱新种质的培育、遗传分析与生物学特性. 彭选明,彭伟正,庞伯良,马明勇,符伟,刘录祥. 2012

[4]转基因与常规杂交相结合改良水稻耐盐性. 郭龙彪,薛大伟,王慧中,陈受宜,卢德赵,曾大力,高振宇,颜美仙,黄大年,钱前. 2006

[5]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 高洪儒,赵北平,肖明纲,孙中义,张擘. 2024

[6]多突变类型低镉香型抗稻瘟病水稻新种质的创制. 程紫钦,胡文彬,刘腾飞,周政,刘烨,孙海东,文萱,贺永慧,贺记外,张家清,赵正洪,张海清. 2025

[7]镉及镉与铁、锌互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刘璐,杨斌,彭伟正,王惠群. 2018

[8]Fe2+和Mn2+对水稻根表铁膜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董明芳,郭军康,冯人伟,王瑞刚,丁永祯,徐应明,范稚莲. 2017

[9]铁的生理功能与富铁水稻的研究进展. 刘凯,张祥喜,魏本华,罗林广. 2008

[10]水肥状况对土壤中铁的移动及水稻吸铁的影响. 刘学军,吕世华,张福锁. 2003

[11]富含铁锌水稻的筛选. 吴敬德,郑乐娅,张瑛,童继平,吴跃进. 2006

[12]水稻子粒铁、锌和铜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张标金,聂根新,魏益华,张祥喜,胡时银,罗林广. 2014

[13]持续淹水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陈江民,杨永杰,黄奇娜,胡培松,唐绍清,吴立群,王建龙,邵国胜. 2017

[14]Fe~(2+)和Mn~(2+)对水稻根表铁膜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董明芳,郭军康,冯人伟,王瑞刚,丁永祯,徐应明,范稚莲. 2017

[15]基于土壤水分梯度鉴定法的栽培稻抗旱标识品种筛选. 张安宁,王飞名,余新桥,梅捍卫,罗利军. 2008

[16]疣粒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创造种质的研究简要. 严成其. 2001

[17]紧穗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的研究. 颜辉煌,熊振民,闵绍楷,胡慧英,张志涛,田淑兰,汤圣祥. 1997

[18]水稻属种间超氧物歧化酶谱型研究. 徐豹,王玉民,吴长明,庄炳昌. 1993

[19]不同密度杂草稻胁迫对栽培稻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晓琳,张晓昉,李可,张卓亚,李贵. 2016

[20]转CrylAc/CpTI栽培稻外源基因渗入普通野生稻中可稳定的遗传和表达. 苏军,张高阳,余文杰,宋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