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真菌爪哇棒束孢对非洲菊烟粉虱作用特点和控害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志春

作者: 张志春;张怡;沈迎春;郭慧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非洲菊;烟粉虱;爪哇棒束孢;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0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1398-14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烟粉虱是非洲菊上常发害虫,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常用药剂防治效果一般,生物防治是理想的替代手段.本研究首先鉴定非洲菊烟粉虱的生物型,然后测定虫生真菌爪哇棒束孢对非洲菊烟粉虱的室内杀虫活性,并对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非洲菊烟粉虱属于Q型;爪哇棒束孢含量为1 ml 1×106孢子以上对非洲菊烟粉虱成虫即具有很高的致病力,3 d后校正死亡率达90%以上,7 d后非洲菊烟粉虱成虫全部死亡;在湿度大于85%条件下,1 ml 5.0×109孢子爪哇棒束孢油悬剂稀释到1 ml 2.5×106孢子,对田间非洲菊烟粉虱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和21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8.60%和94.21%.说明虫生真菌爪哇棒束孢对非洲菊上的烟粉虱致病力高且实际防治效果好,可用于非洲菊等花卉烟粉虱的防治.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南方小花蝽对非洲菊上西花蓟马控制效果评价. 刘梅,张昌容,尚小丽,郭军,曾广,石乐娟. 2020

[2]两种蚜小蜂对烟粉虱MED隐种的田间笼罩控效评价. 徐海云,杨念婉,万方浩. 2018

[3]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烟粉虱的取食和寄生反应. 阮长春,臧连生,万方浩. 2012

[4]日本刀角瓢虫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评价. 姚凤銮,郑宇,丁雪玲,卢学松,何玉仙,翁启勇. 2018

[5]释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温室大棚番茄上的烟粉虱. 王恩东,吴圣勇,吕佳乐,姜晓环,马兆义,刘亚杰,刘振州,赵宏玉,吴朔,吴霞,徐学农. 2020

[6]B型烟粉虱不同龄期若虫对海氏桨角蚜小蜂寄生的影响. 万方浩. 2010

[7]温度和烟粉虱寄主植物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杨念婉,万方浩,袁哲明. 2011

[8]烟粉虱的生物防治. 张世泽,万方浩,花保桢,张帆. 2004

[9]繁殖寄主对丽蚜小蜂取食寄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 臧连生,孟凡利,万方浩. 2011

[10]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龄期Q隐种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取食和寄生选择. 刘林州,臧连生,张俊杰,阮长春,万方浩. 2014

[11]胡瓜钝绥螨对日光大棚茄子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张艳璇,张公前,季洁,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1

[12]胡瓜钝绥螨控制大棚甜椒烟粉虱的研究. 张艳璇,林坚贞,张公前,陈霞,季洁,唐清. 2011

[13]斯氏小盲绥螨在大棚上防治烟粉虱的研究与应用. 张艳璇,张公前,陈霞,林坚贞,季洁,孙莉. 2012

[14]寄主龄期对海氏桨角蚜小蜂产卵和取食的寄主处理时间的影响. 万方浩. 2010

[15]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吴咚咚,赵建伟,陈颖,郑宇,何玉仙. 2012

[16]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张艳璇,林涛,林坚贞,季洁,陈霞. 2012

[17]吡虫啉的不同施药方式对丽蚜小蜂的寄生效果评价. 饶琼,许勇华,张帆,罗晨,张宏宇,Greg J Devine,Kevin Gorman. 2012

[18]生防菌爪哇棒束孢对斜纹夜蛾的防效与安全性评价. 苏湘宁,刘伟玲,王萌,梁晓宇,黄少华,廖章轩,李传瑛,章玉苹. 2021

[19]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王海琴,冯先桔,李丽,罗君琴. 2005

[20]利用组织培养快繁非洲菊新品系.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