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技术驱动的农业发展范式研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灯华
作者: 李灯华;李干琼;许世卫;陈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GPT;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深度学习;农业
期刊名称: 农业展望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73-80
摘要: 当前,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演进,Transformer模型架构、基于人工反馈的强化学习等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技术驱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开发取得显著进展,创新生态有寒武纪大爆发的趋势,正在加快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GPT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入渗透融合,将引发农业农村领域智能化变革,对农业农村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农业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将成为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的热点.本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育种、作物和土壤智能监测预警、病虫草害智能识别预警、农业机器人、智能专家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构建大规模农业标注语料库、研建农业多模态大模型、开发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交互终端、部署农业大模型场景应用等农业GPT技术开发路径,对GPT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科研等领域的范式创新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分类号: F32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模态数据表型特征提取的番茄生长高度预测方法(英文). 宫宇,王玲,赵荣强,尤海波,周沫,刘劼. 2025
[2]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国小麦品种志》信息提取. 韦一金,陈彦清,王秀东,樊景超. 2025
[3]人工智能驱动智慧奶牛养殖的思考与实践. 夏雪,侍啸,柴秀娟. 2020
[4]基于深度学习的作物基因组学和遗传改良. 辛志奇,赵航,汪海,路铁刚. 2021
[5]基于大数据的遥感参数人工智能反演范式理论形成与工程技术实现. 毛克彪,袁紫晋,施建成,武胜利,胡德勇,车进,董立新. 2023
[6]深度学习在土壤监测中的应用及展望. 张超,张海峰,张宇,张效霏,来永才,毕洪文,郑妍妍. 2023
[7]数字低碳渔仓智能化控制系统框架设计. 梁晨,周志刚,陈楠,暴愿达. 2024
[8]农业中的专家系统(英文). 王遗宝,T.P.MacK. 1990
[9]农业大数据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林羽,刘斌琼. 2019
[10]浅论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谭永强,田帅,刘蓉蓉. 2020
[11]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刘现,郑回勇,施能强,刘玉梅,林营志. 2013
[12]基于农业的人工智能发展分析. 陈立志. 2023
[13]大数据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林羽,刘斌琼. 2018
[14]目标检测算法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温科,刘波,蒋辉霞,刘李逵,任倪. 2024
[15]盐度对咸海卡拉白鱼生长及组织学特征的影响. 王信海,蔺玉华,姜秋俚,姜爱兰,周伯文. 2008
[16]影响蛋鸭血清GOT、GPT活性的若干因素的研究. 陈海燕,雷焕宗,傅衍,卢立志. 2005
[17]甘草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 张霞,程富胜. 2013
[18]GPA对小鼠肝损伤血清及肝组织中GOT、GPT的影响. 张霞,程富胜. 2011
[19]基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架构Agri-QA Net的作物知识问答系统. 吴华瑞,赵春江,李静晨. 2025
[20]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个性化作物水肥管理智能决策方法. 吴华瑞,李静晨,杨雨森.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全生育期盐胁迫对不同耐性水稻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邹燕;刘芳禧;方畅宇;郭荟;陈威;杨宁俊;庾振宇;易镇邪;屠乃美;雷斌
关键词:水稻;盐胁迫;全生育期;生理特性
-
全生育期盐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邹燕;刘芳禧;方畅宇;郭荟;陈威;杨宁俊;庾振宇;易镇邪;雷斌
关键词:水稻;盐胁迫;全生育期;生长发育;产量构成
-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深度学习智能预测方法
作者:许世卫;李乾川;栾汝朋;庄家煜;刘佳佳;熊露
关键词:监测预警;深度学习;生产量预测;消费量预测;价格预测;生成对抗与残差网络协同生产量模型;变分自编码器岭回归消费预测模型;自适应变换器价格预测模型
-
基于四位协同视角的粮食系统发展水平测度与动态演进
作者:袁世一;李干琼;杨淼
关键词:粮食系统;四位协同;结构合理化;技术高度化;政策服务化;治理生态化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荔枝领域科研态势分析
作者:卢泓雨;金青婷;刘晓珂;赵俊生;李灯华;卢琨
关键词:荔枝;文献计量;态势分析;CiteSpace;VOSviewer
-
黄淮海夏玉米区试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王新涛;谢淑娜;杜亚亭;任玲玲;张香粉;陈威;高宏伟;段灿星;郝俊杰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抗性;抗性基因
-
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的进口关税配额研究
作者:王禹;李干琼;喻闻;朱之洵;张小允
关键词:进口关税配额制度;敏感农产品;进口配额完成率;农产品供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