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炭疽病拮抗菌Bs6602的诱变选育及防病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婵娟

作者: 付岗;潘连富;叶云峰;晏卫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香蕉炭疽病;复合诱变;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69-74+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拮抗菌对香蕉炭疽病的抑菌活性,本研究采用紫外线-亚硝酸钠复合诱变的方法对枯草芽胞杆菌Bs6602菌株进行诱变。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诱变条件为在距离20 W紫外灯50cm下照射15s,然后经300mmol/L NaNO2诱变处理60min。经过2次复合诱变,最终得到1株抑菌活性最强的6B8-5菌株,其抑菌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83.80%。咪鲜胺对突变株6B8-5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0.83μg/mL。连续转接7代,突变株6B8-5的抑菌活性无明显降低。6B8-5菌株的抑菌谱测试结果表明,其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多主棒孢霉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66.39mm。对香蕉炭疽病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蕉贮藏15d后,6B8-5菌株的防效明显高于出发菌株,为63.94%;6B8-5菌株与43 200倍咪鲜胺稀释液混用后,其防效最高达70.27%,与咪鲜胺1 350倍稀释液防效相当。

分类号: S436.68`S476.1

  • 相关文献

[1]短短芽胞杆菌Bb5911的复合诱变及其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作用. 付岗,潘连富,叶云峰,张晋,杨迪,孙健. 2016

[2]45%咪鲜胺水乳剂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黄思良,谢玲,岑贞陆,覃丽萍. 2009

[3]20%咪鲜胺水乳剂防治香蕉炭疽病效果评价. 雷照鸣,梁艳琼,贺春萍,郑服丛. 2013

[4]枯草芽胞杆菌发酵液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 翟世玉,殷辉,周建波,吕红,常芳娟,韩巨才,赵晓军. 2019

[5]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的研制及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揣红运,谢学文,石延霞,柴阿丽,李宝聚. 2019

[6]内生枯草芽胞杆菌WZ10对马铃薯枯萎病防效及功能测定. 赵远征,张超,张岩,徐利敏,周洪友,王东. 2024

[7]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研制. 赵卫松,鹿秀云,郭庆港,王培培,商俊燕,年冠臻,张晓云,董丽红,李社增,马平. 2018

[8]枯草芽胞杆菌T122F内生定殖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石妞妞,杜宜新,阮宏椿,杨留水,甘林,杨秀娟,陈福如. 2015

[9]6株土壤链霉菌的抑真菌活性及其发酵液对采后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效. 李振华,凌金锋,曾会才. 2006

[10]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程保平,崔一平. 2019

[11]果树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范建新,邓仁菊,李金强. 2008

[12]原生质体复合诱变选育耐高温高产乙醇酵母菌株. 王青艳,秦艳,王成华,廖思明,朱婧,黄日波. 2011

[13]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研究. 马颖辉,王景会,李玉秋,高岩,曹龙奎. 2012

[14]苹果酸乳酸转化高活力菌株的选育. 任香芸,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林晓姿,张伟光. 2013

[15]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纤维素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谢凤行,张峰峰,周可,赵玉洁,刘韵娅. 2010

[16]发酵鹰嘴豆乳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复合诱变选育. 李文,董明盛. 2018

[17]黄绿木霉菌诱变菌株的初步研究. 林志伟,浦子钢,孙冬梅. 2005

[18]复合诱变选育柚苷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谭兴和,单杨,李高阳. 2010

[19]大豆合丰25复合诱变研究. 郑伟,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刘忠堂,张茂明,韩世峰,刘玉红,徐明贵. 2011

[20]麦角酰胺产生菌Claviceps paspali的复合诱变及理性筛选. 王相晶,王金平,张继,张匀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