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玉米-绿豆复合种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代顺冬

作者: 代顺冬;叶鹏盛;曾华兰;何炼;华丽霞;孙小芳;蒋秋平;刘勇;王明娟;张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绿豆;粮食安全;复合种植技术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科技

ISSN: 1004-1028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14-17

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绿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玉米-绿豆复合种植技术,不仅能保障玉米产量,而且能多收一季绿豆,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四川生态条件及地理地貌特征,结合项目组多年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四川玉米-绿豆复合种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该技术能增收绿豆80~100kg/667m~2,节本增效800~1000元,同时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减少玉米病虫草害。

分类号: S513%S522

  • 相关文献

[1]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与利用:Ⅲ.夏玉米间作葡匐型绿豆对…. 郑礼. 1997

[2]辽宁地区绿豆玉米间作试验研究. 王洪皓,乔辉,赵秋,何伟锋. 2019

[3]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 2013

[4]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于运凯. 2014

[5]4种常用除草剂对玉米、绿豆和萝卜的影响. 林涛,曾兆华,石建亭,陈艺欣,魏辉,游泳. 2021

[6]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7]品种改良对玉米单产的贡献率分析. 刘世梦倪,宋敏. 2021

[8]玉米育种行业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久然,王帅,李明,吕慧颖,王道文,葛毅强,魏珣,杨维才. 2018

[9]破解大面积旱地玉米增产难题是山西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王娟玲. 2009

[10]玉米主产区利益流失与补偿机制研究. 李美佳,舒坤良. 2014

[11]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农业遗传改良中的潜力与挑战. 朱末,闻竞,徐晨,张艳. 2024

[12]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剑,葛维德. 2013

[13]亚蔬绿豆引种及播期试验. 童晓利,徐生,李刚华,张海军,王庆南. 2002

[14]沙棘、绿豆多营养保健酸乳的研制. 朱万琴,张莉,童晓非. 2008

[15]Cu~(2+)、Mg~(2+)、Fe~(2+)浸种及喷施对绿豆产量及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郝曦煜,梁杰,陈剑,尹智超,王英杰,肖焕玉,尹凤祥. 2017

[16]绿豆突变体的抗旱性研究. 任学良,李国柱,程文林,刘庆龙. 2004

[17]绿豆新品种辽绿27号. 王德生. 2009

[18]旱区不同播期绿豆群体生长及产量动态分析. 魏云山,林在隆,周学超,丁素荣,刘迎春,李峰. 2017

[19]优质高产 多抗早熟 绿豆新品种辽绿27号. 王德生. 2009

[20]襄樊地区麦茬绿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雄才,魏静,吴世春,赵耀,张燕.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