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华明艳

作者: 华明艳;宋兰芳;崔少杰;孙海波;金凤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分子检测;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4 年 03 期

页码: 179-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确定张家口及银川番茄产区是否发生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病(ToBRFV),探究番茄ToBRFV的遗传信息和演化,为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诊断和防治及番茄抗病毒病基因工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采用张家口和银川两地区疑似病果进行分子检测,并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病毒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及全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及银川果实病毒分离物与GenBank中大部分ToBRFV分离物的基因组结构相似性在99%以上,确定两地区番茄果实病毒为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ToBRFV分离物的地域性很强,中国不同地区的ToBRFV病毒,与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地区都有关联,张家口分离物与中国分离物(MT018320.1)亲缘关系最近,银川分离物与秘鲁分离物聚类到一起,说明银川分离物可能来自南美洲。张家口分离物与中国分离物(MT018320.1)的4个ORF氨基酸相似性最高,而银川分离物与张家口分离物相似性较低。另外,研究结果首次发现,银川分离物CP蛋白的第444位碱基由A突变成G,从而导致CP蛋白的氨基酸第131位由V(缬氨酸)突变为A(丙氨酸),CP蛋白发生了有义突变。综上所述,张家口及银川番茄产区发生了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病,且两地区的病毒来自不同的地方。

分类号: S436.412.11

  • 相关文献

[1]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分子检测与鉴定. 王少骅,陈利达,石延霞,谢学文,李磊,范腾飞,李宝聚,柴阿丽. 2023

[2]进境番茄种子中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检测鉴定. 田沂民,俞禄珍,易建平,杨翠云,吴建祥,周雪平,于翠. 2021

[3]河南省大蒜病毒病的分子检测. 孙新艳,史亚娟,王振跃,燕照玲,孙虎,施艳. 2016

[4]北京地区侵染菊花的番茄斑萎病毒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金凤媚,宋建,薛俊,陈东亮,王姝,张越,孙海波. 2020

[5]从吐鲁番古葡萄树上检测到4种类病毒(AGVd、GYSVd-1、GYSVd-2、HSVd). 郭瑞,姜冬梅,李世访. 2008

[6]邯郸、保定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及其DNA-A全序列分析. 李志勇,谢夏青,李兴红,董志平. 2011

[7]葡萄病毒E分子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 范旭东,董雅凤,张尊平,任芳,胡国君,朱红娟. 2014

[8]山西省枣树上啤酒花矮化类病毒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李世访. 2011

[9]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北京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进化分析. 芦佳,刘健,王慧,肖雅文,李常保. 2014

[10]广东湛江蔗区甘蔗白条病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田夏红,赵建英,傅华英,施扬,苏俊波,刘建荣. 2022

[11]我国不同地区番茄主要病毒病种类的分子检测与分析. 陈利达,石延霞,谢学文,曹金强,柴阿丽,李宝聚. 2020

[12]沈阳市新民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分子检测. 苗则彦,白元俊,李颖,赵杨. 2014

[13]基于分子检测技术的番茄和茄子嫁接番茄砧木培育方法. 程琳,于彩云,魏美甜,张海娟,王文涛,毛瑞喜,陈福东,武玉芬,韩宇睿,王雪,程斐,许勇,别之龙. 2023

[14]基于小RNA技术的天津地区番茄花叶病毒分子检测与基因组部分序列分析. 金凤媚,薛俊,孙海波,郝志愚. 2021

[15]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发生分布及防控对策. 张宇,张松柏,张德咏,刘慧,张战泓,张友军,刘勇. 2020

[16]北京、山东、陕西部分地区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的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高文征,范丽娜,李晓东,陈一帆,邱卓瑶,黄泽军,李君明,舒金帅,刘磊,国艳梅,杜永臣,王孝宣. 2021

[17]侵染广西番茄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苏琴,崔丽贤,陈起民,谢慧婷,陈锦清,秦碧霞,朱英芝,李战彪,蔡健和. 2021

[18]两个不同来源的番茄GGPS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钟秋月,国艳梅,梁燕,王孝宣,杜永臣,朱德蔚,高建昌,戴善书. 2009

[19]侵染贵州番茄的辣椒褪绿病毒分子鉴定与分析. 田雨,李淳,吴石平,黄露,安星宇,王莉爽. 2024

[20]江苏省及其他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姜静,王银磊,李亚茹,赵丽萍,周蓉,陈伟男,赵统敏,余文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