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原仔稚鱼藏匿行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席杰

作者: 席杰;郑宗林;牟振波;刘飞;刘欣苑;申剑;刘海平;周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斑原;仔稚鱼;缝隙;底质颜色;光补偿;底质种类;藏匿行为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129-1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章研究了黑斑原(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稚鱼对缝隙的喜好行为、对底质颜色及种类的选择行为,旨在优化苗种培育模式,改善其养殖条件。结果表明:黑斑原仔稚鱼对缝隙的喜好日间(7:00—20:00)显著高于夜间(21:00—6:00; P<0.05);开口22d、23d和25—30d对缝隙无喜好行为(P>0.05),且夜间(开口6d、11—13d除外)对缝隙无喜好行为(P>0.05);开口12d、13d、15d和24d仔稚鱼表现出对较小缝隙(0.9 cm)的喜好性(P<0.05);开口2d和3d仔稚鱼表现出对底层缝隙的喜好性(P<0.05);开口5d、6d、8—21d和24d仔稚鱼表现出对表层缝隙的喜好性(P<0.05);在(400±50) lx光补偿条件下仔稚鱼对底质颜色无明显的喜好性;在(10±2) lx光补偿条件下仔稚鱼对黑色底质的喜好性显著于白色底质(P<0.05)。仔稚鱼日间具有较强的藏匿行为,喜好藏匿于较小的缝隙中,并在弱光补偿条件下喜好黑色底质。仔稚鱼的藏匿特点,为优化苗种培育和改善苗种培育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基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的工夫红茶单色光补偿萎凋品质分析. 何华锋,金雨青,褚飞洋,陈鹤立,陈琳,蒋金星,叶阳. 2018

[2]长江口日本鳗鲡鳗苗对底质颜色和光照强度的选择行为. 龚盼,侯俊利,庄平,张涛,刘鉴毅,黄晓荣,章龙珍. 2015

[3]基于转录组分析温度诱导黑斑原(Glyptosternummaculatum)选择性剪接的变化. 王万良,周建设,扎西拉姆,张驰,陈美群. 2022

[4]西藏黑斑原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和感染情况. 潘瑛子. 2021

[5]黑斑原肌肉脂肪酸及无机盐组成特征分析. 周建设,王且鲁,王万良,曾本和,王金林,牟振波. 2020

[6]西藏3种冷水鱼皮肤病灶中潜在病原微生物分析. 陈美群,潘瑛子,牟振波,刘海平,周建设,王万良,曾本和,扎西拉姆. 2019

[7]西藏黑斑原两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 潘瑛子,刘海平,朱挺兵. 2019

[8]西藏黑斑原繁殖群体两性异形研究(英文). 潘瑛子,刘海平,周建设,陈美群. 2018

[9]鱼类仔稚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周洲,李正友. 2013

[10]青岛崂山青山湾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郭书新,高东奎,张秀梅,李文涛,张沛东. 2017

[11]长江口和杭州湾碎波带仔稚鱼群聚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 陈渊戈,毛成责,林楠,钟俊生,徐兆礼. 2015

[12]仔稚鱼营养需要及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 宫官,薛敏,王嘉,吴秀峰,韩芳,郑银桦. 2014

[13]西伯利亚鲟仔稚鱼胚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宋炜,宋佳坤. 2012

[14]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卵及仔稚鱼时空分布. 李世健,陈大庆,刘绍平,范振华,任玉芹,段辛斌. 2011

[15]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卞晓东,张秀梅,高天翔,万瑞景,张沛东. 2010

[16]三种大型钵水母幼体对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的捕食选择性.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陈昭廷. 2016

[17]条石鲷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尹彦强,傅荣兵,黄旭雄,温文,施兆鸿,罗海忠,严佳琦. 2011

[18]尖吻鲈尾部骨骼胚后发育研究. 周胜杰,胡静,马振华,陈旭,杨其彬,杨蕊,刘亚娟,孟祥君. 2018

[19]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 李建生,林楠,凌建忠. 2018

[20]长江下游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的时空分布. 刘熠,任鹏,杨习文,李新丰,徐东坡,方弟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