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酿时间对打瓜酒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超
作者: 张超;邓星星;马越;赵晓燕;李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打瓜酒;GC-MS;陈酿;电子鼻;挥发性组分;果酒
期刊名称: 酿酒科技
ISSN: 1001-9286
年卷期: 2016 年 06 期
页码: 38-4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采用GC-MS、电子鼻分析和感官评价结合的方法首次评价打瓜酒在陈酿期间挥发性组分含量和风味特征。使用GC-MS方法在打瓜酒陈酿过程中共检测出40种挥发性组分,其中酯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如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在陈酿初期,打瓜酒中果香类组分含量减少,果酒特征性的香气组分含量增加,在陈酿后期,打瓜酒风味基本上保持稳定。电子鼻分析结果确认打瓜酒在陈酿60 d后,风味趋于稳定。结合3种分析手段的结果,打瓜酒在陈酿60 d后,酒体晶莹剔透、香味协调柔和、口感柔顺,具有自身独特的风味。
分类号: TS262.7
- 相关文献
[1]宽皮橘精油挥发性成分的电子鼻和GC-MS分析. 曹雪丹,方修贵,李二虎,徐建国,赵凯. 2018
[2]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冷藏期间刺参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张鹏,肖水水,李江阔,农绍庄. 2016
[3]不同品种苹果采后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分析. 张鹏,陈帅帅,李江阔,徐勇,李博强. 2019
[4]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甜瓜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忠红,谭慧林,赵雅霞,张健,孔建军,过利敏,吴斌,周琦. 2020
[5]气质联用与电子鼻对不同包装货架期线椒检测分析.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5
[6]发酵菌种对打瓜酒风味的影响. 张超,邓星星,马越,赵晓燕,李武. 2016
[7]胡椒果与胡椒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张水平,谷风林,吴桂苹,王庆煌. 2014
[8]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风味变化. 李倩,夏光丽,曹荣,刘淇,高昕. 2022
[9]枯草芽孢杆菌BSNK-5发酵豆乳特有风味物质研究. 高雅鑫,倪楠,许斌,范海茹,张蒙冉,卢聪,张娜娜,范蓓,王凤忠,李淑英. 2020
[10]菠萝果实香气成分分析及电子鼻评价. 刘玉革,徐金龙,赵维峰,吕玲玲,魏长宾. 2012
[11]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的不同叮咬程度的紫金蝉茶鲜叶品质分析及判别. 刘志禹,杨树恩,厉彦超,周巧仪,李露青,宋春芳,Li Zhenfeng,凌彩金. 2024
[12]陶缸贮藏红曲黄酒的溶氧水平及其陈酿效果. 李维新,黄飞,何志刚,林晓婕,梁璋成,林晓姿. 2016
[13]黄酒陈酿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 兰玉倩,薛洁,江伟,林奇,袁军川,杜丽娟. 2011
[14]苹果白兰地酿造工艺研究. 叶万军,宋丽娟,刘畅,肖庆会,张经常,陈燕芳. 2019
[15]陈酿方式对桑葚-葡萄复合原白兰地香气的影响. 李敬爱,苗译文,李泽,张颖超. 2022
[16]葡萄酒发酵和陈酿过程中芳香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石磊,王颉,郭雪霞,田健,袁丽. 2007
[17]葡萄烈酒在我国的研发现状与展望. 谢苏燕,路文鹏. 2019
[18]无釉陶缸协同橡木处理对葡萄酒陈酿品质的影响. 苏昊,薛洁,李维新,任香芸,林晓姿,梁璋成. 2023
[19]活氧处理对葡萄酒酯类物质和高级醇含量的影响. 郭雪霞,王颉,田健. 2007
[20]南果梨白兰地的研制. 李宏军,隋韶奕,姜永峰,郝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近20年山东省审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演变规律分析
作者:孙悦;库婷婷;熊伟;刘倩彤;党同洋;张超;刘霞;冷冰莹;张恩盈
关键词:山东省;玉米审定品种;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
-
鲤源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
作者:张超;吕军
关键词:鲤;豚鼠气单胞菌;16S rDNA;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
HS-SPME-GC-MS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徐皖菁;赵豆豆;张超;罗姣姣;杨鹃;孔艺娟;刘利;吴宇;毛常清;廖海浪;陶珊;徐正君;彭芳
关键词:川芎;镉胁迫;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成分
-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偏分离标记分析
作者:代文东;铁拿优;玛丽亚;张超;唐容;王少铭;王璐璐;饶勇;黄泽素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偏分离;花青素
-
硒、硅、锶对镉胁迫下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作者:姜力煌;范婷婷;赵晓燕;周昌艳;张津京;赵志勇;杨凌宸
关键词:有益元素;镉;羊肚菌;生长特性;富集
-
不同品种西瓜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作者:李婷;宋曙辉;张超;郭守伟;王云香;王正荣
关键词:西瓜;品质变化;贮藏;不同品种
-
基于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评价不同生长年限实生芍药特征
作者:李钰;叶霄;黄位年;曾静;杨晓;张超;尹存平;赵馨怡;邓洁琼
关键词:芍药;种子繁育;生长年限;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