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的组配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敏

作者: 姜敏;刘祥久;刘静;高长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组配模势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04 年 05 期

页码: 22-2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分属四大杂种优势群的8个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不含反交)为试材,对不同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组配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群间自交系所形成的杂优模式中各性状超中优势差异很大。对单株产量、穗长、穗粗、行粒数几个性状而言,唐四平头×旅大红骨是最有利模式;对于穗粒数的增加上,兰卡斯特×旅大红骨表现最优;在百粒重上,兰卡斯特×唐四平头模式最佳。

分类号: S513.032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2]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3]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4]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5]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6]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7]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8]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9]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0]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11]优良玉米自交系QB48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4

[12]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13]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胡兴,陈泽辉,郭向阳,祝云芳,王安贵,赵丽,兰琴英. 2014

[14]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15]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田间观察与分子标记检测.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4

[16]利用SSR标记分析12份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朱英,陶刚,祝云芳,刘永翔,黄永会,刘作易. 2011

[17]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玉米骨干自交系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 彭忠华,张明生,邱红波,徐如宏,高翔,顾金春,戴保威. 2005

[18]玉米自交系48-2和R08辐照后代M_3株系遗传变异的SSR分析. 石海春,柯永培,袁继超,余学杰. 2011

[19]7个旅大红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彭雷,李季竹,金明华,苏义臣,杨伟光. 2008

[20]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刘鹏,任英,闫丽娜.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