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绿色与常规栽培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玉烛

作者: 张玉烛;柏连阳;李巳夫;方宝华;朱国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有机栽培;绿色栽培;产量;土壤养分;氨基酸含量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71-74

摘要: 以湘早籼45号和玉针香分别为供试早稻和晚稻,研究了4 a有机、2 a有机、绿色和常规栽培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和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 a有机、2 a有机、绿色栽培模式下早稻和晚稻的产量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低3.00%、8.02%、7.49%和4.45%、9.07%、3.34%;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含量,绿色栽培下土壤的各项肥力指标变化总体上介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之间;4 a有机栽培的土壤p H值显著升高,其他处理p H值差异不大;常规栽培和4 a有机栽培生产的稻米氨基酸含量较高,4 a有机、2 a有机、绿色和常规栽培的稻米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5.66%、35.89%、35.82%和35.36%;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稻米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和精氨酸(Arg),含量较低的是半胱氨酸(Cys),这与目前稻米中氮基酸含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三种不同栽培方式下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的研究. 蔡莉莉,严少华,孙连飞,和文龙. 2008

[2]有机栽培环境对水稻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张三元,张俊国,金京德,郭希明,全成哲,岩石真嗣,徐会连,原川达雄. 2005

[3]水稻绿色栽培之节氯施肥技术. 张玉烛. 2011

[4]水稻绿色栽培减施增效施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陈绍荣,邵建华,张明泽,杨君,句梦娜. 2022

[5]优质食味水稻有机栽培技术. 乔中英,陈培峰,黄萌,王广东,朱勇良,张青,谢裕林. 2014

[6]越光水稻有机栽培标准化技术. 刘伟忠,刘亚柏,张建英,马瑗媛,刘泉. 2009

[7]高档优质稻有机栽培技术研究. 张玉烛,曾翔,王致能,毛士武,黄寿山. 2009

[8]红萍在“稻萍鱼”、“稻萍鸭”模式中的作用. 杨有泉,陈敏. 2008

[9]水稻生物调理剂的开发及培育壮秧机理的研究. 金京德,张三元,杨春刚,原川达雄,岩石真嗣. 2009

[10]早熟辣椒水旱轮作有机栽培技术. 肖光辉. 2021

[11]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海候,陆长婴,沈明星,施林林,周新伟,金梅娟. 2016

[12]水稻新型生态螯合肥应用效果研究. 代贵金,于广星,陈盈,李海波,付亮,杨成龙,王彦荣. 2019

[13]有机复合生物肥与速效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付雪蛟,郑舒文,吕小红,付立东,刘中卓,全革,纪薇薇,刘琳琳,张晶. 2021

[14]猪粪沼液施用后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初步研究. 孙国峰,郑建初,陈留根,盛婧,周炜,徐为圣. 2013

[15]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锦滨,王晓云,孟圆,孙玉香,马洪波. 2021

[16]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杨四军. 2017

[17]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现荣,范存敏,吴萍萍,王静,李帆,李敏. 2023

[18]稻田不同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效益和氮素吸收及前后作土壤养分动态比较研究. 刘宝林,邹小云,宋来强,官春云. 2017

[19]粮油多熟制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叶天承,陈惠哲,向镜,张义凯,王亚梁,王志刚,熊家欢,孙凯旋,高义卓,张玉屏. 2023

[20]秸秆还田结合减量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子婧,孙建平,戴相林,刘雅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