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茶枝柑黄龙病病情的3种定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冲

作者: 马冲;何桢锐;孔广辉;周江文;钟君泽;周而勋;程保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茶枝柑;病情指数;发病率;柑橘黄龙病菌含量

期刊名称: 生物灾害科学

ISSN: 2095-3704

年卷期: 2024 年 47 卷 001 期

页码: 73-80

摘要: [目的]为比较3种不同黄龙病病情定量评估方法的优劣之处.[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定量分析了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在茶枝柑的叶脉、叶肉、果皮、囊壁、果实中柱、树皮、根系等多个部位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使用"橘园黄龙病病情指数分析、病树中CLas 含量分析及黄龙病发病率检测"3 种方法定量评估了新会区两个茶枝柑果园中黄龙病的发病情况.[结果]CLas在茶枝柑各部位含量的大小:叶脉>橘络>果实中柱>根>叶肉>绿树皮>果皮白瓤>囊壁>外果皮.茶枝柑叶脉中CLas 16S rDNA基因平均含量为107.89 CN/g FW,茶枝柑外果皮中CLas 16S rDNA基因平均含量为104.54 CN/g FW.三江镇联合村果园 20棵茶枝柑的平均病情指数为 52.75;随机采集叶片样品,可在其中18 棵茶枝柑的叶脉样品中检出CLas,其 16S rDNA平均含量为 105.57 CN/g FW;选择性采集显症叶片样品,可检测出 20 棵茶枝柑树的黄龙病发病率为 100%.双水镇大树村果园 20 棵茶枝柑的平均病情指数为 30.75;随机采集叶片样品,可在其中 3 棵茶枝柑的叶脉样品中检出CLas,其 16S rDNA基因的平均含量为 104.99 CN/g FW;选择性采集显症叶片样品,可检测出 20 棵茶枝树的黄龙病发病率为 100%.[结论]明确CLas在茶枝柑不同部位的定量分布情况,为茶枝柑的黄龙病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3 种定量评估茶枝柑黄龙病病情的方法各有优劣,综合运用才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出黄龙病在果园的发病情况.

分类号: S436.66

  • 相关文献

[1]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初探. 何海永,陈小均,詹金碧,全兴科,吴石平,杨学辉,袁洁. 2008

[2]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 2016

[3]海南辣椒、樱桃番茄病毒病调查及病原dot-ELISA鉴定. 严婉荣,赵志祥,肖彤斌,张善学,文香玲,王会芳. 2021

[4]复合生防菌剂对田间烟草根茎类病害的防治效果. 刘畅,姚晨虓,李小杰,李成军,刘东升,陆施羽,李淑君. 2021

[5]长春和哈尔滨地区李子红点病发生危害调查. 陈井生,苗雨瞳,张鹏,刘大伟. 2018

[6]贵州火龙果溃疡病发生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 柏自琴,李兴忠,赵晓珍,郑伟,程蕾,吴永忠,陈仕梅,王正媛,张永忠. 2020

[7]新疆阿勒泰地区罗布麻锈病发生动态及影响因子. 蓝艳茹,高鹏,刘起棠,黄景凤,段廷玉. 2018

[8]2种土壤改良措施防治烟草青枯病研究. 夏先全,张伟,蒋文平,刘旭. 2013

[9]沙打旺黄矮根腐病在我国北方5省区的分布与危害. 李彦忠,南志标,张志新,刘永儒,高兴业,郑健勋. 2011

[10]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纹枯病控制效果试验. 高汉亮,颜群,唐茂艳. 2009

[11]针对烟草蚜传病毒病的避蚜与防病关系研究初报. 李淑君,陈玉国,王海涛,李荣兴. 2002

[12]外源水杨酸(SA)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抗性诱导效应. 朱红芳,高倩倩,李晓锋,刘金平,翟文,朱玉英. 2017

[13]玉米灰斑病发生趋势研究. 李志勇,梅丽艳. 2008

[14]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关系初步研究. 张匀华. 2000

[15]7个无核葡萄品种在兰州地区的霜霉病发病调查. 杨瑞,郝燕,李红旭,王玉安,张辉元. 2010

[16]小麦纹枯病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2007

[17]基于田间自然诱导法的甘薯基腐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沈升法,刘也楠,李兵,罗志高,刘伟明,吴列洪,项超. 2022

[18]环境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影响.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肖佳雷,刘迎雪,宫秀杰. 2010

[19]莫桑比克不同腰果品系对叶果回枯病的抗病性调查研究. 张中润,王金辉,Americo Uaciquete,梁李宏. 2015

[2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茶枝柑籽油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组成. 杨春英,刘学铭,池建伟,陈智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