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色泽质构变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叶星

作者: 梁叶星;张玲;李雪;张欢欢;熊家艳;张雪梅;高飞虎;杨世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豆豉;质构;色泽;变化规律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9 年 018 期

页码: 137-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重庆本地大豆和东北大豆为原料,采用传统自然发酵工艺生产水豆豉,通过对大豆不同发酵时期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内聚性、色差值、氨基酸态氮以及纤维素酶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色差、硬度与氨基酸态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豆豉发酵过程中硬度与咀嚼性的变化趋势一致,蒸煮和浸泡过程对其硬度下降的作用最大;弹性和内聚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其在蒸煮和浸泡过程变化较小,弹性在后发酵阶段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水豆豉在发酵过程中,L值先快速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缓,水豆豉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变暗,a、b值显著增大,水豆豉颜色在向黄色和红色转变,形成了水豆豉独特的黄色或黄褐色.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水豆豉色差值变化与其氨基酸态氮含量具有相关性,氨基酸态氮含量与L值呈负相关,与a、b值呈正相关,其中L值与氨基酸态氮的相关性最高,两种大豆原料发酵水豆豉色差L值与其氨基酸态氮变量的相关性分别为74.5%和86.3%,说明可以用L值和a值预测水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重庆本地大豆更适于作为水豆豉的生产原料.

分类号: TS214.2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法对无核白鸡心葡萄干色泽及次生代谢物质变化的影响. 谢辉,张雯,王敏,韩守安,钟海霞,曹雨欣,潘明启,陆胜祖. 2018

[2]用色度仪和质构仪对高蛋白挂面色泽和质地的研究. 郑刚,胡小松,李全宏,夏宏强,王军利. 2006

[3]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王海宏,颜伟强,岳玲,郑琦,戚文元,陈志军,段卓旭,孔秋莲. 2021

[4]不同干燥处理对荷叶离褶伞品质的影响. 戴竹青,孙思燕,江宁,刘春泉,宋江峰,李大婧,肖亚冬,张钟元,解科成. 2020

[5]γ辐照加工对原晒脆萝卜挥发性成分、质构、色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英文). 徐远芳,彭玲,张祺玲,周毅吉,郭峰,张勇,邓超,王芊,邓钢桥,李文革. 2018

[6]冷冻对温州蜜柑橘瓣品质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 胡中海,孙谦,马亚琴,韩智,朱攀攀,吴厚玖. 2015

[7]小麦馒头品质评价方法优化. 杨炜,蔺艳君,刘丽娅,张国增,周素梅. 2016

[8]正交试验优化猪肉脯感官品质. 鲁耀彬,张芸,吴文锦,熊光权,乔宇,廖李,李新,汪兰. 2012

[9]草鱼调理食品加工工艺. 杨贤庆,宋莹,林婉玲,刘名求. 2014

[10]水分含量对软烤鱿鱼足片质构和色泽的影响. 王丽丽,杨宪时,李学英,迟海,黄洪亮. 2014

[11]二次杀菌条件对凡纳滨对虾软烤虾品质的影响. 鲁淑彦,迟海,李学英,杨宪时. 2017

[12]土豆烧牛肉菜肴食用品质评价解析. 李建英,陈乐,刘成江,韩东,张春晖,黄峰. 2022

[13]超高压和热处理对龙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 卜智斌,唐道邦,肖更生,徐玉娟,余元善. 2014

[14]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周迎芹,杨明柳,殷俊峰,鄢嫣,林心萍,谢宁宁. 2020

[15]不同体色福瑞鲤2号的肌肉品质. 龚雅婷,王兰梅,朱文彬,傅建军,罗明坤,董在杰. 2024

[16]干燥条件对橘皮颜色与结构性能的影响. 徐明月,钟耀广,毕金峰,周沫,韩丹丹. 2016

[17]不同水分含量对南极磷虾烤虾质构和色泽的影响. 涂敏建,迟海,杨宪时,李学英. 2012

[18]不同菌种发酵水豆豉风味多肽的差异. 俞露,陈勤,黄建敏,周俊良. 2017

[19]重庆水豆豉发酵过程中NaCl、还原糖和氨基酸变化与滋味的形成. 梁叶星,张玲,高飞虎,张雪梅,李雪,张欢欢,杨世雄,熊家艳. 2019

[20]水豆豉生产工艺技术及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梁叶星,张玲,高飞虎,张雪梅,李雪,张欢欢,余雪源.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