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C_4途径与光系统Ⅱ光化学功能的相互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卫华

作者: 李卫华;卢庆陶;郝乃斌;戈巧英;张其德;蒋高明;杜维广;匡廷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C_4途径酶;荧光动力学;光系统Ⅱ;相关

期刊名称: 植物学报

ISSN: 11-1896/Q

年卷期: 2000 年 07 期

页码: 689-692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大豆 (Glycinemax (L)Merr.)“黑农 41”叶片的 4种C4 酶 (PEPC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NADP_MDH (NADP苹果酸脱氢酶 )、NADP_ME (NADP苹果酸酶 )和PPDK (丙酮酸磷酸二激酶 ) )活性、荧光动力学数值 (Fv/Fo(PSⅡ活性 )、qP (光化学淬灭 )、qN (非光化学淬灭 )、ΦPSⅡ(有效PSⅡ光化学效率 ) )和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黑农 41”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内 ,其C4 酶活性、荧光动力学数值 (Fv/Fo、qP、qN和ΦPSⅡ)与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 ,荧光动力学数值、C4 途径酶活性及C4 途径的表达程度 (PEPCase/RuBPCase值 )密切相关。这表明在“黑农 41”的整个生育期 ,C4 途径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 :即与净光合速率密切相关 ;而且随着C4 途径在大豆体内表达程度的提高 ,大豆叶片PSⅡ对原初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能力都随之提高 ,以满足C4 途径运行对能量的更多需求 ;同时C4 途径的存在也提高了“黑农 41”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

分类号: Q945.11

  •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对银杏叶片光合系统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魏晓东,陈国祥,施大伟,刘丹,唐加红,李霞. 2012

[2]大豆抗食心虫性的遗传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概述. 闫日红,杨振宇,王曙明,董岭超,范旭红,陈健. 2011

[3]大豆品种间豆腐加工特性的变异及其与贮存蛋白各组分含量的关系. 周新安,盖钧镒,马育华. 1992

[4]大豆高脂肪组合初世代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Ⅰ——F_2代高脂肪组合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 孟凡钢,富健,王新风,于志晶,马巍,彭辉,李华英. 2007

[5]大豆种子贮存蛋白组成及其相关分析. 周新安,盖钧镒,马育华. 1992

[6]大豆不同杂交世代蛋白质含量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王新风,马巍,富健. 2013

[7]大豆重组自交家系群体动态株高及其相对生长速率与产量的关系. 黄中文,王伟,徐新娟,文自翔,李海朝,李金英,卢为国. 2011

[8]熟期与品质性状对东北大豆发芽率影响的研究. 范旭红,孟凡凡,郑宇宏,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 2015

[9]大豆籽粒脂肪酸含量的遗传相关研究. 张志永. 1991

[10]大豆高蛋白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的研究 Ⅱ 大豆杂交F_2、F_3和F_4代蛋白质含量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 邱丽娟,王金陵,孟庆喜. 1991

[11]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的相关分析. 胡润芳,林积秀,张玉梅,滕振勇,林国强. 2013

[12]大豆抗旱种质的鉴定及其与根系的关系. 闫春娟,王文斌,董钻,王家宏,宋书宏,杜强,刘丙臣,石小翠. 2011

[13]不同品种群15个杏品种荧光特性研究初探. 孙猛,吕德国,刘威生. 2011

[14]3个杏品种荧光特性的比较. 赵锋. 2011

[15]生殖生长期两优培九功能叶光反应特性. 于光辉,陈国祥,江玉珍,苑中原,吕川根. 2010

[16]短季棉子叶荧光动力学及SOD酶活性的研究. 黄祯茂,姜瑞云,刘少林,原日红,储钟稀,张国铮,牟梦华. 1993

[17]高静压对菠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及其特性的影响. 丁胜华,胡小松,廖小军,张燕. 2018

[18]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旗叶的荧光特性研究(英文). 卢庆陶,李卫华,蒋高明,戈巧英,郝乃斌,孙家柱,郭仁峻. 2001

[19]低温弱光对不同黄瓜品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王永健,张海英,张峰,许勇,曹婉虹,康国斌. 2001

[20]高梁靶斑病菌侵染对高粱光系统Ⅱ的影响. 张园园,徐秀德,王振东,张立军,王丽娟,徐婧,刘可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