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S组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用琏

作者: 李建生;刘纪麟;石永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Rf_3/rf_3;分子标记;混合分离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7 年 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Mo17(rf_3rf_3)CMS-唐徐×HZ_1(Rf_3Rf_3)N]×Mo17(rf_3rf_3)N回交群体作为基因定位群体。采用RFLP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定位了Rf_3/rf_3基因。RFLP分析表明,Rf_3/rf_3基因位于第二染色体长臂上的UMC36A和UMC49分子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2.7cM和4.8cM。采用BSA法,筛选了340个10mer随机引物,找到与Rf_3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RAPD Eo8-1.2,将Rf_3/rf_3基因的标记距离缩小到2.7cM,为Rf_3/rf_3基因辅助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分子标记。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小麦赤霉病抗性的RAPD标记筛选与分析. 向阳海,陆维忠,朱作为,任丽娟,张旭,沈晓蓉. 2001

[2]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卢峰,吕香玲. 2006

[3]SSR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杨留启,杨文鹏. 2008

[4]分子标记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 朴红梅,李万良,张英,穆楠. 2008

[5]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抗病基因遗传传递规律的初步研究. 赵峰,孟祥兵,李卫华,徐秀德,王斌,郭宝太. 2008

[6]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凤梅,李平路,孟庆华. 2017

[7]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 于滔,曹士亮,张建国,王明泉,王成波,武尓娜,刘宝民,曹靖生. 2019

[8]玉米茎腐(青枯)病研究进展. 钮笑晓,李小波,孙毅,马海林,张洁,刘亚飞,郝曜山,崔贵梅. 2020

[9]不同遗传背景甜糯双隐性玉米种质的SSR鉴定. 宋俏姮,孔亮亮,刘俊峰,杨跃华,张垚,高必军. 2020

[10]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胡丹东,赵久然. 2007

[11]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 王创云,王陆军,秦作霞,王艳梅,侯雅静,张丽娜,李海燕,王美霞. 2011

[12]SSR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于新艳,王凤格,赵久然,王玺,匡猛. 2007

[13]玉米种质资源H21和Mo17抗亚洲玉米螟的QTL分析. 于永涛,宋燕春,黎裕,石云素,马峙英,池书敏,王天宇. 2003

[14]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孙立娜,王璐. 2008

[15]玉米抗病基因一致性图谱的构建. 张书红,张世煌,李新海,席章营. 2007

[16]DNA指纹图谱在玉米杂交种真伪及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朱卫红,齐建双,铁双贵,卢彩霞,孙建军,李艺,周柯. 2007

[17]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姚文华,陈洪梅,谭静,徐春霞,问番兴明. 2006

[18]玉米功台皂性Insertjon/Deletion(InDel)分子标记的挖掘及其在杂交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张体付,葛敏,韦玉才,赵涵. 2012

[19]玉米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钱华. 2000

[20]玉米抗腐霉茎腐病种质标记基因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洋,郭成,孙素丽,陈国康,朱振东,王晓鸣,段灿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