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吸附重金属Cr(Ⅵ)专用种质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楠

作者: 李楠;龚友才;陈基权;温岚;戴志刚;粟建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麻种质;嫩梢;产量;Cr(Ⅵ);吸附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4 年 15 卷 04 期

页码: 865-8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首次以国内外23个代表性黄麻种质为研究对象,用主茎嫩梢和一、二级分枝嫩梢制成天然重金属吸附剂,测定其对溶液中Cr(Ⅵ)离子的去除率,并对与黄麻吸附能力及产量密切相关的功能性状:生育期动态、株高、分枝习性、各级分枝嫩梢的产量进行调查、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黄麻种质制成的生物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能力不同,去除率在85.25%~96.88%之间;不同级次分枝嫩梢的产量及对Cr(Ⅵ)的去除率不同;种质间除出苗速度外所有调查性状均存在较大差异;去除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从产量和去除率方面综合考虑,J001和J011 2个种质表现优良,适宜作为吸附重金属专用品种推广种植。

分类号: X173

  • 相关文献

[1]菜用紫云英品种嫩梢产量、营养品质及卫生质量分析. 邱孝煊,张伟光,张辉,吴一群,兰忠明,林新坚. 2012

[2]Cr(Ⅵ)对蔬菜生长及其在蔬菜体内积累的影响. 何江华,杜应琼,柳勇,陈俊坚,魏秀国,王少毅,何文彪,李淑仪. 2005

[3]离子印迹纳米TiO_2对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 赵锐,张帆,茅菁菁,唐仕荣,刘辉. 2016

[4]柑桔疮痂病主要发病因素的调查分析. 张志恒,鲍雨林,陈宏义,龚洁强,吴电. 2001

[5]环境丝状真菌对3种重金属的耐受性能比较与解析. 毛航球,李文英,高绣纺,李夏,宋磊. 2020

[6]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Cr(Ⅵ)的吸附特性. 刘晓娟,程滨,赵瑞芬,滑小赞,王森,王钊,任哲斌. 2019

[7]以壳聚糖膜为可再生吸附剂提取废水中的Cr(Ⅵ). 杨振彦,李巧玲. 2019

[8]辣椒秸秆对铬Cr(Ⅵ)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杨剑,周火强,武芳芳,刘峰. 2017

[9]铬(Ⅵ)对鲤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影响及其在鱼体中的蓄积. 蔺玉华,耿龙武. 2005

[10]上饶早梨嫩梢热处理嫁接苗脱毒效果分析. 洪森荣,张铭心,董雅凤,张尊平,倪宇洋. 2017

[11]纳米TiO_2对卡洲萍同步富集水体中Cu(Ⅱ)与Cr(Ⅵ)的影响研究. 游海萍,汪婷,徐国忠,陈祖亮. 2013

[12]黄麻对溶液中Cr(Ⅵ)的生物吸附效果及机理研究. 李楠,龚友才,陈基权,温岚,戴志刚,粟建光. 2015

[13]不同品种及取材来源苎麻嫩梢水培生根特性比较. 陈继康,朱娟娟,喻春明,朱爱国,陈平,熊和平. 2018

[14]茶树嫩梢形态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傅童,郑航,薛向磊,叶云翔,俞国红,葛青. 2024

[15]辣木嫩梢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王小安,潘少霖,高敏霞,韦晓霞,周丹蓉,叶新福. 2016

[16]Cr(Ⅵ)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肝胰脏、鳃的SOD活性、MDA及MTs含量的影响. 李磊,蒋玫,沈新强,王云龙,吴庆元. 2015

[17]苎麻嫩梢水培育苗技术参数优化. 陈继康,朱娟娟,喻春明,朱爱国,陈平,高钢,陈坤梅,熊和平. 2018

[18]黑琥珀李半木质化嫩梢离体快繁研究. 陈克玲,宋兴荣,鲜小林. 2005

[19]典型有机肥—猪粪对重金属镉的吸持累积特性研究. 曹生宪,魏世强,陈洪敏,林芝西. 2008

[20]废铁屑-粉煤灰改性集成处理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张君辉,陈院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