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释放高度对大草蛉和丽草蛉成虫扩散行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鸿鹄

作者: 张礼生;陈红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草蛉;丽草蛉;温度;释放高度;扩散;定殖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587-5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大草蛉和丽草蛉成虫的扩散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着天敌产品释放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释放高度对其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5~30℃的范围内,2种草蛉的扩散距离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活动区域亦渐向植物上部和棚顶集中;30℃时大草蛉在该区域的分布比例达96%、丽草蛉达95.3%;在20、25、30℃下,2种草蛉的扩散距离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15℃时,丽草蛉的扩散距离更远,平均扩散距离可达1.80 m,与大草蛉的1.40 m间呈显著性差异。(27±2)℃、相对湿度70%±10%的条件下,在距地面60~180 cm的高度内,2种草蛉的空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随释放高度的增高,2种草蛉的活动区域向植株上部和棚顶集中;释放高度为180 cm时,2种草蛉在顶部分布比例均高于90%,在植株60 cm以下的分布比例均不足5%,为提高草蛉成虫的定殖能力,发挥防控效果,大棚内释放高度应控制在120 cm以下为宜。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丽草蛉在温室内的扩散观察. 张礼生,陈红印. 2013

[2]不同温度下丽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陈泽坦,严珍,陈希用,李余霞,吴瑕,温衍生,徐雪莲. 2017

[3]青枯雷尔氏植物疫苗菌~(60)Co诱变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周游,郑雪芳,刘波,黄建忠,车建美. 2012

[4]不同释放密度和高度对稻螟赤眼蜂防控两种水稻螟虫效果的影响. 李姝,庄家祥,杭德龙,李子红,欧阳承,王杰,朱晓明,张帆. 2020

[5]丽草蛉滞育预蛹的重要生化物质变化分析. 王曼姿,李玉艳,高飞,刘梦姚,张洪志,徐珵,臧连生,张礼生. 2020

[6]几种杀虫剂对丽草蛉的毒力研究. 严珍,岳建军,陈泽坦. 2012

[7]取食转Bt基因棉花上的棉蚜对丽草蛉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郭建英,万方浩,董亮,闪慧月,韩召军. 2005

[8]丽草蛉对螺旋粉虱的捕食作用. 李志刚,郑基焕,叶静文,韩诗畴,严珍,陈泽坦. 2010

[9]丽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及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李玉艳,王孟卿,张莹莹,马梦,李萍,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 2021

[10]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天敌——丽草蛉研究初报. 严珍,徐雪莲,张妮,任梅英,李志飞,陈泽坦. 2011

[11]13种杀虫剂对龟纹瓢虫及大草蛉的毒力研究. 宋化稳,慕立义,王金信. 2001

[12]不同Bt杀虫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的影响. 赵曼,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 2019

[13]大草蛉P450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吡虫啉诱导表达. 曾凡荣. 2014

[14]不同Bt蛋白对捕食性天敌大草蛉的生态安全性评价. 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 2019

[15]天敌昆虫大草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姝,王杰,郭晓军,田仁斌,王甦,张帆. 2019

[16]大草蛉雄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鉴定和表达特征. 冯彦姣,刘小平,张婷婷,陈红印,王孟卿,刘晨曦,李玉艳,张礼生,毛建军. 2021

[17]大草蛉 Chrysopa pallens (Rambur)触角 cDNA 文库的构建. 张礼生,张海平,刘晨曦,王孟卿,陈红印. 2014

[18]大草蛉幼虫捕食豆大蓟马和豆蚜的功能反应及生长发育. 唐良德,王晓双,赵海燕,付步礼,邱海燕,刘奎. 2017

[19]大草蛉卵黄发生的动态分析. 陶淑霞,张帆,李成德. 2004

[20]危害果树的主要蚜虫. 尹燕雷,安国宁.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