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药效筛选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加春

作者: 周加春;王军;孙星星;姜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稻粒黑粉病;烯唑·多菌灵wp;50%多菌灵wp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42-43

摘要: 针对江苏地区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发病情况,进行复配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制种田,在水稻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8.5%烯唑·多菌灵wp 40 g/667 m2,其相对防效达到81.5%,比17.5%烯唑·多菌灵wp防效略好,明显好于50%多菌灵wp防效;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效果达到17.5%,优于17.5%烯唑·多菌灵wp和50%多菌灵wp。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杂交稻两优E32在越南高产制种技术. 顾根宝,范同广,郭军,冯文春,顾闽峰,祖艳侠,吴永成. 2004

[2]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实效防治措施. 钱兵. 2011

[3]稻粒黑粉病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黄富,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张长伟. 1995

[4]寄主因素对稻粒黑粉病发生危害的影响. 黄富,潘学贤,汪远宏,程开禄,张长伟. 1995

[5]水稻不育系稻粒黑粉病病穗率与病粒率间的关系研究. 黄富,潘学贤,程开禄,汪远宏. 1995

[6]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中“920”使用及稻粒黑粉病防控技术初探. 金卫兵,袁亚稳,李家发. 2002

[7]水稻稻粒黑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要点. 陈诚,卢代华,伏荣桃,王剑,罗曦,陈晓娟,张鸿. 2018

[8]稻粒黑粉病病原菌分类地位的初步研究. 陆凡,陈毓苓. 1993

[9]不同杀菌剂对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戴雷,张道环,李寒松,于立繁,王文相,叶正和,张爱芳,陈雨,高同春. 2012

[10]10个水稻新光温敏核不育系粒黑粉病调查分析. 宗寿余,吕川根,姚克敏,邹江石. 2004

[11]水稻粒黑粉病研究进展. 戴雷,张道环,于立繁,王文相,叶正和,张爱芳,陈雨. 2011

[12]水稻稻粒黑粉病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张祥喜,林姗姗,邵见阳,杨志华,习平根. 1993

[13]杂交稻制种粒黑粉病的侵染源及发生规律. 程开禄,黄富,汪远宏,张长伟,赵学谦,邓玉琳,陈宁. 1995

[14]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穗层及包颈关系的研究. 邵见阳,林姗姗,张祥喜,王立新. 1992

[15]中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136高产栽培技术. 姜萍,杨占烈. 2013

[16]福建省杂交水稻选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庭旭,郑家团,游晴如,杨东,张水金,董瑞霞,涂诗航,周鹏. 2012

[17]优质高产杂交稻‘Q优1号’在越南的引种表现与栽培. 雷杨,黄中伦,樊恩达. 2012

[18]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85. 杨占烈,向关伦,甘雨,黄宗洪,潘建慧,郭慧. 2012

[19]从贵州省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看粮食安全. 黄宗洪. 2007

[20]杂交水稻耐寒恢复系G406选育及特性. 周乐良,伍祥,石邦志,陈文强.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