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杂交剂S0-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计萍

作者: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化学杂交剂;雄性不育;品种基因型

期刊名称: 小麦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6 年 027 卷 003 期

页码: 12-15

摘要: 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材料,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并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分类号: S512.103.5%S512.1

  • 相关文献

[1]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李国强,黄森,邢承玉,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7

[2]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李国强,胡金锁,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3]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4]化学杂交剂BAU940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研究初报. 王书文,赵寅槐,王艳平,张爱民,王道全,陈万义,黄铁城,王茂江. 2000

[5]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刘宏伟,张改生,刘秉华. 2004

[6]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及其诱导败育后小麦的农艺性状. 唐华丽,宋瑜龙,张改生,张双喜,叶景秀,郭佳林,赵卓军,王军卫,牛娜,马守才. 2017

[7]化学杂交剂SQ-1与不同基因型糜子互作效应研究. 刘峰. 2008

[8]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糜子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崔秀辉. 2008

[9]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吴新杰,荣松柏,江莹芬,费维新,初明光,李强生,梅新全,陈凤祥. 2020

[10]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 宋瑜龙,张鹏飞,张改生,赵卓军,牛娜,赵新亮,王军卫. 2014

[11]利用药物印迹法筛选化学杂交剂苯哒嗪靶标蛋白基因. 赵新亮,张改生,宋瑜龙,李志宽,朱启迪,赵卓军,马守才,王军卫,牛娜. 2014

[12]小麦化学杂交剂津噢啉喷施时期的研究. 王书文,赵寅槐,周文春,王艳萍,张继林,张恒敢,王永庆,王茂江,王广勇. 2000

[13]CHA杂种小麦F_2利用的可行性探讨. 赵林姝,程俊源,刘录祥,孙国庆. 1995

[14]咪唑乙烟酸对小麦品种衡观35挑旗期杀雄效果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赵明辉,李会敏,乔文臣,付庆云,张香菊,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15]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药和旗叶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王永军,张改生,孙苏阳,李海军. 2007

[16]大豆除草剂豆草除~(TM)诱导旗叶露尖期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李会敏,赵明辉,于秀艳,王俊才,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17]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中反式烯脂酰-CoA还原酶基因(TaEC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巴青松,张改生,车会学,刘红占,张龙雨,王书平. 2013

[18]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19]小麦雄性不育系绒毡层异常代谢与小孢子败育的关系. 张鹏飞,宋瑜龙,张改生,赵新亮,巴青松,刘红占,祝万万,李志宽,王军卫,牛娜. 2014

[20]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研究——抗源库群体改良效果初报. 蒋国樑,吴兆苏,陈兆夏,黄德崇,肖庆璞,陈怀谷,朱涵,方毅敏.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