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T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雄配子的传递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书文

作者: 王书文;赵寅槐;王艳平;周文春;姚金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小伞山羊草;恢复基因;杀配子染色体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1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148-15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小伞山羊草 6U染色体与小麦 6A染色体易位系“2 114”(T6AL 6AS 6U)对T型雄性不育具有较高的恢复力 ,其恢复基因已被定名为Rf6。Rf6基因通过雌配子的传递率正常 ,而通过雄配子的传递率仅为 30 8% ,个中原因是外源的 6U染色体片段过长。柱穗山羊草杀配子染色体在小麦核背景中能够引起染色体断裂 ,产生缺失、易位等结构变异。鉴此 ,将 2 114与“中国春”小麦柱穗山羊草杀配子染色体二体添加系回交 ,从后代中选择到了可育株比例较高的株系。将这些株系与T型不育系测交 ,调查TCF2 群体育性分离表现 ,结果表明这些株系育性遗传表现不同于 2 114。“140 45”、“14136”两个F3 株系各含有 1对Rf6基因 ,其雄配子传递率正常 ,并且保持了 2 114原有的恢复力 ;而“140 2 0”、“140 44”和“140 88”3个F3 株系各含有两对Rf6基因 ,其中 140 2 0和 140 88两个F3 株系的第二对Rf6基因恢复力较低。产生变异的原因 ,可能与杀配子染色体引起外源染色体片段结构变异有关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伞山羊草(Aegilops umbellata)恢复基因向小麦的转移. 赵寅槐,马正强,刘大钧. 1991

[2]小麦-冰草附加系与小麦-杀配子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1的细胞学特性. 刘伟华,郭勇,武军,王晓光,王睿辉,杨欣明,徐香玲,李集临,李立会. 2007

[3]杀配子染色体及其在创制小麦族染色体易位系中的应用. 徐国辉,王永斌,陈静,郭长虹. 2008

[4]小麦-冰草附加系与小麦-杀配子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_1的细胞学特性. 刘伟华,郭勇,武军,王晓光,王睿辉,杨欣明,徐香玲,李集临,李立会. 2007

[5]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郭艳萍,张改生,程海刚,朱展望,张龙雨,牛娜,马守才,李红霞. 2009

[6]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1和Rf4的SSR标记分析. 李志宽,祝万万,马守才,张改生,赵新亮,张鹏飞,牛娜,王军卫. 2014

[7]小麦雄性不育系AL18A育性恢复基因的QTL定位. 桂安胜,聂迎彬,马丽,徐红军,李瑞博,刘小芳,孔德真,张晓科,穆培源. 2017

[8]小麦与山羊草双二倍体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 许树军,董玉琛,陈尚安,周荣华,李秀全,李立会. 1990

[9]2C杀配子染色体对减数分裂的作用及分析. 赵丽娟,赵丽伟,于金海,李集临. 2007

[10]“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刘凤歧,张月学,唐凤兰,李集临,徐香玲. 2009

[11]中国春-柱穗山羊草杀配子染色体2C附加系与小麦-冰草附加系杂交F_2的细胞学特性. 王敬昌,刘伟华,程雪佼,郭勇,宿俊吉,杨欣明,高爱农,柴守诚,李立会. 2008

[12]培迪广亲和基因重组效应的研究. 罗孝和,邱趾忠. 1990

[13]4个籼粳杂种的亲和性分析. 王建军,石守鋆,申宗坦. 1994

[14]与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实用SSR标记的筛选. 程保山,洪德林,万志兵,郭媛. 2011

[15]镇头红叶白茶几个特性的研究及其利用效果. . 1995

[16]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 刘科伟,王述彬,刁卫平,戈伟,刘金兵,潘宝贵. 2010

[17]红莲型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 胡骏,朱仁山,李绍清,王坤,余金洪,李阳生,章志宏,朱英国. 2012

[18]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Rf3和Rf4复等位基因的恢复效应分析. 桑洪玉,韩法营,李容柏,刘芳. 2015

[19]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及初步定位. 罗莉斯,李大雄,张超,曾兵. 2018

[20]不同类型恢复系对不同胞质六千辛A的育性恢复性研究. 万志兵,洪德林,程保山,郭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