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进锋
作者: 胡进锋;林伟;陈志厚;徐茜;林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烟蚜;功能反应;寻找效应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28 期
页码: 151-153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控制作用。[方法]研究不同龄期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结果]2种瓢虫的日均实际捕食量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从龄期看,在烟蚜密度相同时,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均为成虫对烟蚜的捕食量最大,其次依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通过比较功能反应中的各参数可知,2种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62 0增加到成虫的1.174 1,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从1龄幼虫的0.595 1增加到成虫的1.170 5;2种瓢虫相比,幼虫时期,七星瓢虫对烟蚜的攻击率小于异色瓢虫,而成虫则相反。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寻找效应是随着猎物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蚜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3.39`S476.2
- 相关文献
[1]中华草蛉、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对B型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吴孔明,刘山蓓,张永军,郭予元. 2006
[2]吡虫啉对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宜儒,李琼,胡昌雄,段盼,陈国华,张晓明. 2019
[3]喂饲棉蚜对方斑瓢虫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李海强,王冬梅,刘建. 2020
[4]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捕食东方真叶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贾静静,符悦冠,张方平,梁敏,陈俊谕. 2019
[5]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功能反应. 黄俊,吕要斌,张娟,黄芳,贝亚维. 2012
[6]温度对加州新小绥螨捕食比哈小爪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贾静静,符悦冠,张方平,牛黎明,陈俊谕. 2018
[7]二星瓢虫对桃粉大尾蚜的功能反应. 唐桦,王建义,朱国军. 1993
[8]日光蜂寄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陈福寿,谭挺,陈宗麒,谌爱东. 2006
[9]烟田释放七星瓢虫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邓全,刘东阳,陈娟,王秀芳,马鹏,徐蓬军,纪桂霞,邓宁. 2022
[10]七星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 侯茂林,万方浩. 2004
[11]人工投放七星瓢虫在烟田的定殖扩散能力. 伍兴隆,余佳敏,王勇,刘东阳,江连强,郭仕平,李斌,肖科军,刘虹伶,杨明禄,蒲德强. 2022
[12]棉蚜密度对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陆宴辉,徐建祥. 2016
[13]越冬代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的飞翔能力. 翟保平. 1990
[14]危害果树的主要蚜虫. 尹燕雷,安国宁. 2004
[15]成都地区几种常见捕食性瓢虫. 陈晓娟,陈庆华. 2022
[16]异色瓢虫与七星瓢虫细胞色素P450、抗菌肽和溶菌酶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张超维,陈梦瑶,王亚琴,周行. 2021
[17]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四变种成虫对茶蚜蜜露的搜索行为和蜜露的组分分析. 韩宝瑜,陈宗懋. 2000
[18]三种捕食性瓢虫成虫对卵的种内自残及其集团内捕食作用. 赵静,肖达,张帆,王甦. 2016
[19]2种生物防治方法对瓜蚜的防治效果. 刘超,徐翔,伍兴隆,蔡鹏,房超,李跃建,蒲德强. 2021
[20]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3变种成虫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韩宝瑜,陈宗懋,王梅.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吴夏明;林伟;杨敏;周陈平;邝瑞彬;戴宏芬;杨俊贤;杨美珍;魏岳荣
关键词:番木瓜;非转基因新品种;产量;品质;比较试验
-
基于环境控制的水禽(鸭)养殖模式及发展趋势
作者:梁伟;宋家帅;鲍恩财;林勇;郭彬彬;应诗家;吴照学
关键词:水禽;养殖模式;发展历史;设施装备
-
南平烤烟大田生长期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吴平;陈志厚;林勇;陈爱国;郑加玉;郑国建
关键词:南平;烤烟;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
水肥耦合对香蕉和番木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周陈平;林伟;杨敏;邝瑞彬;吴夏明;郭金菊;黄炳雄;魏岳荣
关键词:香蕉;番木瓜;水肥耦合;生长发育;营养吸收
-
黄龙病发病芦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作者:雷美玲;饶文华;胡进锋;岳琪;吴祖建;范国成
关键词:黄龙病;柑橘;高通量测序;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物种;环境因子
-
方志所见明清福建地区蕹菜的种植及其多样性特点
作者:林伟
关键词:蕹菜;福建;明清时期;多样性
-
日本防治稻瘟病的航空植保登记药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王冰洁;潘波;姜蕾;林勇
关键词:航空植保;无人飞机;飞防药剂;稻瘟病;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