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植被恢复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青

作者: 林青;曾军;张涛;马晶;王重;娄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震断裂带;根际微生物;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454-4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取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8种次生植物根际土壤,以同土层裸地为对照,测量土壤化学性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塌陷区次生植物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主要古菌类群为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群落间多样性差异大,相似性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古菌的优势类群数量差异较大,鼠掌老鹳草高达18种,西北绢蒿少为2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古菌优势类群分布影响最大(HhaⅠ酶切:r=0.94;RsaⅠ酶切:r=0.74),速效磷含量与古菌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氮含量与均匀度指数E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疆地震断裂带植被的恢复可影响根际土壤古菌群落的分布、组成和结构,其原因与植物根际土壤化学性质有关,同时在改善土壤肥力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新疆地震断裂带次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林青,曾军,马晶,王重,张涛,李珊,娄恺. 2011

[2]乌鲁木齐地震断裂带泉水古菌群落对水文地球化学元素的响应. 胡蓉,曾军,高小其,段魏魏,杨晓芳,娄恺. 2011

[3]异育银鲫养殖环境典型病原微生物检测和细菌群落解析. 崔丙健,高天明,陈琳. 2019

[4]长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对黑土nirS型反硝化菌种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尹昌,范分良,李兆君,宋阿琳,朱平,彭畅,梁永超. 2012

[5]T-RFLP技术及其在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于萍,王加启,卜登攀,邓露芳,刘开朗. 2008

[6]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研究进展. 刘晓艳,闵勇,黄大野,张薇,王开梅,万中义,杨自文. 2015

[7]农业管理措施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邓凯,何菲菲,邹冬生,罗连光,李向荣. 2011

[8]不同促生菌剂在绿肥蚕豆的应用效果研究. 周影,魏启舜,赵荷娟,管永祥,陈震,郭成宝,王琳. 2019

[9]茶园生境中根际微生物动态及其在茶树生长的影响. . 1992

[10]晚播对紫云英生长、养分积累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周影,王琳,魏启舜,管永祥,陈震,郭成宝,赵荷娟. 2019

[11]谷子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李红英,程鸿燕,郭昱,段明,马芳芳. 2018

[12]有机土栽培和土壤栽培番茄根际基质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比较. 陈双臣,刘爱荣,贺超兴,邹志荣. 2010

[13]一株苯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相关降解特性. 陈禹竹,唐琦勇,顾美英,朱静,刘晓静,崔卫东,张志东. 2019

[14]柑橘黄龙病菌与柑橘根系关系研究进展. 雷梦英,杨贤智,黄少彬. 2018

[15]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连作玉米田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 2018

[16]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方静,赵小庆,史功赋,程玉臣,张向前,张德健,郝楠森,武海明,赵玉河,路战远. 2019

[17]玉米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及生防菌筛选. 刘泉成,张茜茜,田雪亮,刘文德. 2018

[18]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对甜菜根系研究的启示. 王秋红,周建朝,王孝纯,宋柏权,邓艳红. 2018

[19]微生物肥对植物的促生抗逆作用明显. 张树清. 2013

[20]北戴河滨海湿地根际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张毅然,高伟,张佳林,徐广飞,林法祥,徐希媛,何昌飞,韩彬,郑立.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