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农药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鹏
作者: 蒋鹏;徐富贤;刘茂;熊洪;张林;朱永川;周兴兵;郭晓艺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农药;杂交中稻;防治效果;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95-97
摘要: 2018年在四川省德阳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了5种生物农药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僵菌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白穗率最低,较化学农药康宽降低了27.5%;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苦参碱、藜芦碱处理齐穗期的白穗率均高于康宽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与康宽处理相比,绿僵菌处理的杂交中稻产量增加了3.0%,增产不显著;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藜芦碱处理的杂交中稻产量与康宽处理相当.综合产量和白穗率来考虑,用绿僵菌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二代螟虫)进行防治较为适宜.
分类号: S435.112.1
- 相关文献
[1]生物农药“使命”对黄瓜防病促生的试验分析. 彭震,蒋春号,倪江,魏利辉,周冬梅. 2014
[2]4种低毒农药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付威,莫长安,涂镜,曾粮斌. 2022
[3]几种生物农药对草莓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霍恒志,糜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陈宏州. 2012
[4]一株生防放线菌AL-04的防病促生作用. 李增波,薛泉宏,梁军峰,石国亮,李文斌. 2009
[5]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枸杞棉蚜的防效试验. 李秋荣,李玮,闫佳会,祁全梅,李富刚. 2019
[6]常用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防效. 杨现明,孙小旭,张浩文,张生,吴孔明. 2019
[7]9种生物制剂对甘薯长喙壳菌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 张德胜,王永江,王爽,白瑞英,张振臣. 2017
[8]不同类型生物农药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申宏波,姚文秋,于永梅,丁俊杰,顾鑫,杨晓贺,赵海红,文景芝. 2011
[9]几种生物农药田间防治梨网蝽药效试验. 李晓刚,金陵,杨青松,蔺经. 2006
[10]印楝素和阿维·苏云菌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特木儿,催志玲. 2010
[11]清源保等生物农药防治茶卷叶蛾试验. 刘丰静,吴光远,曾明森. 2009
[12]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效果. 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高香凤,李慧玲. 2011
[13]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效果. 高香凤,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 2010
[14]几种植物基肥与生物农药混用防治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 刘志城,江定心,徐汉虹,王佛娇,林锦英,陈焕瑜. 2013
[15]生物杀虫剂对大豆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的筛选研究. 孙嵬,李建平,张强,李启云,周佳春,高月波. 2014
[16]三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防治效果研究. 黄建,冯超,张成省,王静,孔凡玉. 2014
[17]8种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特木儿,催志玲. 2011
[18]生物农药2%苦参碱水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田本志,赵奇,胡兰,赵杨,姜永善,于中财. 2009
[19]生物农药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 南宁丽,查仙芳,赵金霞. 2007
[20]几种生物农药防治葡萄斑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 郝敬喆,范咏梅,王惠卿,吴玉华,张娟,张明智.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节肥技术
作者:刘茂;张林;蒋鹏;郭晓艺;郑雪彬;周兴兵;朱永川;郭长春;田绍平;徐富贤
关键词:杂交中稻;再生稻;施肥效率;复混肥;产量
-
种植密度对云南省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作者:田景梅;刘佳;杨晓云;李绍祥;张翠萍;张林;刘琨;朱润云;丁明亮
关键词:’云麦114’;弱筋小麦;种植密度;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茎蘖动态
-
宜宾市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作者:徐麟;张林;张家豪;郭威;王钰潇;李春亮;龚永昌
关键词:高粱;大豆;种植模式;经济产值
-
江淮中部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作者:储昭康;王世济;毕健健;张林;彭晨;陈翔;武文明
关键词:播期;夏玉米;穗粒数;灌浆特性;产量
-
SAPEI在皖北夏玉米苗期涝渍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许莹;王晓东;王猛;张林;王世济;武文明
关键词: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SAPEI);苗期涝渍指标;夏玉米;皖北地区
-
威宁自治县夏播饲用油菜生物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钟伟;王婧泽;王涛;张林;吴宇瑶;代文东
关键词:威宁自治县;饲用油菜;生物量;施氮量;品种;播期
-
豆粕菌剂与土壤调理剂混用改善衰弱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
作者:寿林飞;韩昊;张林;孔海民;李岗;戚行江;俞浙萍;任海英
关键词:杨梅(Myrica rubra);衰弱病;豆粕菌剂;土壤调理剂;营养生长;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