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下基肥减氮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莹莹

作者: 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刘玉涛;王晨;徐婷;谭可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基肥减氮;缓控释肥;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101-105

摘要: 为解决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氮肥运筹管理不科学、氮肥利用率低且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在秸秆深翻还田地块开展基肥减量条件下缓控释肥配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氮素积累、氮素转运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相比,在基肥减少氮肥的施入量,氮肥追施时期和追施量相同的情况下,缓控释尿素配施有利于提高玉米单株和群体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转运效率及氮素转运对籽粒贡献率,最终提高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基肥施氮肥量11.3 kg·hm-2,追施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比为30%:70% 条件下,可节约16% 的氮施用量,玉米产量提高5.20%,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2.88%,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主要类型农田土壤中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李梦瑶,王永,吉凡,王开爽,高淑青. 2016

[2]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董文军,马瑞,李玉明,田树刚,来永才,孟英,罗春华,王连敏,杨忠良,唐傲,张喜娟,冷春旭,刘猷红,王立志,陈磊,董德建. 2017

[3]秸秆还田下冬种紫云英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潘孝晨,李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程凯凯,汪柯. 2019

[4]优化施氮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李升东,冯波,韩伟,李文杰,李宗新,王宗帅,李华伟,毕香君,司纪升,张宾. 2020

[5]河北夏玉米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氮肥效率差分析.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孙彦铭,贾良良. 2016

[6]砂姜黑土区花生氮高效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姜涛,倪皖莉,朱晓峰,王嵩,夏利娟,谢明惠,任学祥. 2022

[7]水氮运筹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翠民,杨永辉,韩伟锋,何方,毛家伟,潘晓莹,武继承. 2024

[8]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 李成晨,索海翠,罗焕明,安康,刘计涛,王丽,单建伟,杨少海,李小波. 2021

[9]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灌浆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白芳芳,乔冬梅,李平,齐学斌,王和洲,郭魏,韩洋,赵宇龙. 2022

[10]早稻配方肥的肥效研究. 李若清,李志,邬刚,袁嫚嫚. 2014

[11]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乔月,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戴黎,张春华,邓超然. 2024

[12]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减量追氮对设施番茄根层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平,胡超,樊向阳,赵志娟,樊涛,齐学斌. 2013

[13]氮肥与密度对夏玉米生理特性、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和抗倒性的影响. 曹冰,朱紫薇,单娟,姚国旗,朱英华,沈军辉,黄令军,王成雨. 2019

[14]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沈永龙,高春宝,刘章勇,方正武. 2010

[15]旱地化肥分层和深施对春小麦水肥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张绪成,尹嘉德,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 2022

[16]晋西北山黧豆根茬还田提供土壤氮素的研究. 李屹峰,薛志强,冯悦晨,曹卫东,张延芳,郑普山. 2016

[17]基于高光谱的膜下滴灌小麦氮素营养评价研究. 刁万英,李少昆,王克如,金秀良,王方永,陈兵,王琼,王楷,肖春华. 2012

[18]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农田养分管理技术在小麦玉米农田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应用效果. 孙彦铭,赵姗姗,韩宝文,李春杰,刘孟朝,贾良良. 2015

[19]不同土层氮肥配施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乔江方,谷利敏,朱卫红,黄璐,代书桃,王俊哲,刘京宝. 2017

[20]河北省小麦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效率差分析.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孙彦铭,杨军芳,贾良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