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及其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歌
作者: 陈歌;曹立冬;许春丽;赵鹏跃;曹冲;李凤敏;黄啟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丙硫菌唑;聚羟基丁酸酯;微囊;制备工艺;控制释放;花生白绢病菌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754-7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为壁材制备丙硫菌唑微囊,研究制备工艺对微囊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影响,筛选出分散性好、粒径较小、载药量高的配方,并对其释放动力学、光降解、对花生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室内生物活性等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和表征,为提高丙硫菌唑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及利用率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丙硫菌唑微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芯壁材质量比、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和剪切速率对微囊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以载药量与粒径为关键技术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制备工艺参数,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室内毒力测定对微囊的外观形貌、释放性能、光稳定性能以及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芯壁材质量比对微囊的载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芯材质量的增大,载药量逐渐增大;油水体积比、PVA质量分数、剪切速率对微囊粒径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剪切速率与PVA质量分数的增大,微囊粒径逐渐减小,油水体积比对微囊形态及分散性影响较大。试验中各因素对微囊包封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L9(34)正交试验配方优化获得最佳制备工艺:芯壁材质量比1﹕5,油水体积比1﹕5,PVA质量分数2%和剪切速率12 000 r/min。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粒径(D50)为3.32μm、跨距为2.82,分散性良好的球形丙硫菌唑微囊,载药量为15.52%,包封率为80.24%。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其释放动力学符合Fick扩散规律,呈现先"突释"后"缓释"两个过程。与原药相比,丙硫菌唑微囊在水溶液中的光稳定性增强,光解半衰期延长了一倍。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其对花生白绢病菌的抑制活性与原药相当。【结论】以生物可降解材料P(3HB-co-4HB)为载体制备丙硫菌唑微囊,不同制备工艺影响微囊的载药量、分散性和粒径大小,其缓释及光稳定性能对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丙硫菌唑微囊在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TQ455.4
- 相关文献
[1]吡唑醚菌酯微囊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陈慧萍,陈歌,许春丽,徐博,曹立冬,黄啟良. 2020
[2]口服抗原疫苗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试验. 陈永军,叶萍,李浩,石耀军,傅志强,林邦发,邱巧平,谢卫东. 1997
[3]9种杀菌剂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谢瑾卉,朱茂山. 2015
[4]棉纤维特异启动子LTP12驱动的基因phaB、phaC双价载体构建. 孟亚雄,张金文,马小乐,张金林,仲军,王化俊. 2010
[5]发展生物降解地膜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严昌荣,刘勤. 2016
[6]发展生物降解地膜 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严昌荣,刘勤. 2016
[7]丙硫菌唑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 程圆杰,崔蕊蕊,郭雯婷,左文静,主艳飞,庄占兴,范金勇. 2018
[8]咪鲜胺与丙硫菌唑混剂对玉蜀黍赤霉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尹升,陈宏州,杨红福,吉沐祥,庄义庆. 2018
[9]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与丙硫菌唑复配对桃褐腐病菌的增效作用. 王晓琳,孙伟波,李朝辉,黄洁雪,邬劼,吉沐祥. 2020
[10]丙硫菌唑与抑霉唑混剂对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杨志香,张新建,杨红福,徐超,缪康,陈源,姚克兵. 2021
[11]40%丙硫菌唑悬浮剂的研制. 明亮,孙以文,沈继东,陆凡,储西平. 2018
[1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花生中丙硫菌唑及其脱硫代谢物. 史晓梅,金芬,杜欣蔚,黄玉婷,王淼,王静,金茂俊,邵华. 2012
[13]荧光介孔二氧化硅负载丙硫菌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许春丽,Muhammad BILAL,徐博,冉刚超,赵鹏跃,曹冲,李凤敏,曹立冬,黄啟良. 2020
[14]丙硫菌唑与丙环唑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王兵兵,王陈斌,张新建,杨红福,徐超,张建华,朱凤. 2024
[15]丙硫菌唑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 董旭,孙明娜,褚玥,童舟,王梅,段劲生,高同春. 2020
[16]阿维菌素缓释明胶微囊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赵世华,刘晓松,朱宪光,侯勇跃,王凤武,凤英,王安如. 2004
[17]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对葡萄多酚控制释放的研究. 张峻,吉伟之,陈晓云,齐欣. 2004
[18]那他霉素微胶囊层层组装体系优化及释放行为. 刘伟成,卢彩鸽,巨修练,杨万吉. 2013
[19]阿维菌素缓释明胶微囊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赵世华,刘晓松,朱宪光,侯勇跃,王凤武,凤英,王安如. 2010
[20]中国农药应用工艺学20年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概述. 闫晓静,杨代斌,薛新宇,王国宾,崔丽,冯超,秦维彩,袁会珠.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疆棉花病虫害防治药剂剂型研发策略
作者:郑丽;黄啟良;陆宴辉
关键词:新疆;棉花;气候条件;病虫害;化学防治;剂型研发
-
桶混助剂和剂型创新在农药雾滴飘移控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映曦;张航航;曹冲;黄啟良;曹立冬
关键词:桶混助剂;农药剂型;雾滴飘移;飘移控制
-
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纳米悬浮剂在辣椒叶片上持留性能研究
作者:赵鹏跃;王超杰;高威;母金良;黄啟良
关键词:纳米悬浮剂;持留剂量;吡唑醚菌酯;戊唑醇;辣椒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农药吸附和负载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陈慧萍;许春丽;上官文杰;徐博;冉刚超;黄啟良;曹立冬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农药吸附;农药载体;控制释放
-
中国小麦茎基腐病的农药防治策略与展望
作者:巫琪;余曼丽;曹立冬;赵鹏跃;曹冲;尹明明;程家高;黄啟良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杀菌剂应用;综合防治
-
高分子助剂在减少农药飘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黄桂珍;郑丽;叶嘉烘;曹冲;张磊;黄啟良
关键词:高分子助剂;喷雾飘移;植保无人飞机;农药利用率
-
纳米农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作者:曹立冬;赵鹏跃;曹冲;李凤敏;黄啟良
关键词:纳米农药;术语;研究进展;发展趋势